读书之《原则》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8 01:26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书之《原则》读后感2000字:

  用理性去控制情绪:

  《星际迷航》中有种外星人叫瓦肯人,他们没有人类情感的干扰,行为完全靠纯逻辑指引。瓦肯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商都碾压人类,流着绿色的血液,也就是冷血。喜欢吃素食,不怎么喝酒。当然,出于情节需要,其中总是要有一个异类,动了感情,和人类结合生了个儿子,叫史波克(Spock)。史波克小时候在瓦肯星上接受纯逻辑教育,一直要主动用理性去压抑自己的人类情感,而且总是被其他纯种瓦肯小朋友嘲笑,童年过得十分苦闷。当然,长大后的史波克因其一半的瓦肯基因以及受到过的强大的纯逻辑教育,在与人类的交往中发挥了自己巨大的价值,成就了伟大的人生。

  《原则》的作者RayDalio,就让我想到了史波克。努力用理性去控制大脑中的杏仁核,控制人类的动物性,理性思考,信仰绝对透明、绝对开放,以上帝视角观察人生,从痛苦中学习、成长,将投资逻辑算法化,把自己、把公司都修炼成一部理性而稳健的机器,成就一番伟业,厉害极了。

  《未来简史》说,生物科学现在已经明确,人类没有灵魂、没有统一的自我(有两个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大脑里时刻有亿万个神经元在放电、交互,这种生化行为可以用算法去模拟。这种理论认知使科学家相信计算机算法和生化算法之间并没有严格界限。假以时日,人工智能必定大行其道,人类一定会把自己升级为超人、神人。当然了,作为普通人类,我们是无法理解超人的心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摆脱了情绪的限制。

  网红知识分子万维钢老师在成名作《万万没想到》中,也有大段讲述想成功就要用理性去控制原始冲动。这种认知的理论基础应该都来自那本经典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我没看完,因为后面都是以各种案例去阐述核心道理。不过后面还是要常拿出来看看,因为只知道一个原理还不够,最好还是要了解很多的场景和案例,这样当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才能快速识别出,哦,这个时候我应该慢下来思考,应该休息一下,应该补充点葡萄糖,否则就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一切都是算法:

  关于建立原则体系,将原则算法化这个思想,刚好最近也在看经典科幻《银河帝国:基地》,其中讲述,未来有位专家发展出了一种科学叫‘心理史学’,可以根据大数据+算法去计算未来社会的走向。这种科学成立的基础是社会人口足够大,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这个算法中的一个分子,或者即使知道也仍按正常行为做事。专家在去世前还给后人留下了几个锦囊,每当世界发展到快要崩溃的危机时刻,后人打开锦囊,便能逢凶化吉。这本来只是科幻小说中的大胆想象,但是看到RayDalio创造出一套可以完全无视经济大起大落、穿越牛熊的投资组合时,看到桥水成功预测08年金融危机和后面的欧债危机时,不禁感叹,这人竟然把科幻中的情节变成了现实,神了!

  我以前一直只相信理科才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或者说科学方法长期以来本来就是理科的研究方法,因为宇宙的物理化学规律是严格的,读后感m.simayi.net而社会学、经济学变量太多,规律庞杂,渺小的人类现在还无法真正成功地掌控这些规律。但是现在看到桥水的成就后,我开始相信人类已经可以把握社会这个复杂结构的规律,并可以预测未来了。

  所以,《原则》就是一本科学巨著,是一本参考书、工具书。这样的书,不能像看小说一样看完一遍就丢了,而是应该一直摆在那里,常看常新。

  如何借鉴:

  我们能按《原则》中的原则去做事、去管理团队和公司吗?我觉得肯定要悠着点,很多思想可以借鉴,但有些具体的方法,很难照抄。

  比如‘极度透明和极度真实’。书中提到了一封员工写给老板指出其错误的邮件,我们会觉得这样确实好啊,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批评任何人。但是一旦鼓励这种做法,会不会产生很多无端的指责与抱怨?上级能否真正心平气和接受批评?上级会不会一生气把下级开了,下级会不会一不开心把老板炒了?即使在桥水,这个原则也是有代价的。据报道,三分之一的员工在加入桥水两年内会离职,因为同事之间的沟通方式过于直接粗暴。也许桥水所处的投资行业需要这种极度理性,愿意接受这种代价。但其他行业的公司是否值得这样做就难说了。

  再比如‘可信度加权’。一直以来我们只讨论过独裁与民主这两种极端方式,却忽略了其实还有中间状态。在某个领域有成功案例的人,能将道理将明白的人,他的意见自然应该受到重视;一个刚入行的新手,背景知识还没了解清楚就不断去挑战老师傅,双方陷入漫长的争论,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是低效的做法。但是我们能给每个人做个性格能力测试,发一张棒球卡,上面标明攻击力、防御力等数值吗?恐怕有点难。

  有些招式,内功不够深厚的时候去练,容易走火。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