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大学问——《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
- 2021-02-07 18:4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梁家河大学问——《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
从《梁家河》里学什么?
《梁家河》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在2018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五观”
《梁家河》一书让我们深入了解到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这片热土上学习奋斗的经历,更让我们进一步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观、群众观、团结观、人才观、实践观。
深刻领会梁家河大学问。
理想信念不是天生的。青年习近平坚定的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源自群众、成于实践。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物质与精神的多重关口面前,经受住了考验;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始终手不释卷、追求真理,用知识照亮心灵,用真理武装自己;由于他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他却要从负数开始,先后8次申请入团、10次申请入党,为了理想“咬定青山”,矢志不渝。这种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之上的矢志不渝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以人民为中心。
初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起的一个词;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的一个地方。
读了《梁家河》一书,我们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初心,而且真正明确了到底怎样实现初心这一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时常提醒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就是因为初心是在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是在困境时履行的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初心,就是要心中有人民、心中有担当、心中有发展,做为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担当、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学习总书记的为民初心,做为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读懂悟透梁家河的大学问。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带领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读后感m.simayi.net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与他梁家河七年知青经历是分不开的。梁家河,这片神奇的土地,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民初心萌生的实践源头。
在梁家河,习近平以脚踏中国大地、植根人民群众、心系天下苍生的担当精神,俯下身去察实情,沉下心来做实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不断创造,成为青春梦想的开拓者、人民利益的造福者。梁家河这片神奇的土地,正是孕育他求真务实、奋斗奉献学问的大课堂。
《梁家河》大大拉近了领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代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青年时代初到梁家河村的习近平,也曾经像我们这些普通青年一样,有过迷茫而彷徨的经历,也曾选择了对现实的逃避,但与我们不同的是,习近平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之后,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追求进步,磨练自己的意志,默默储存能量,努力提升自己,日间与乡亲们干农活,夜里点着煤油灯看书,获得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
读懂了《梁家河》你将受益终生。
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生活,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深厚人民情怀的重要时期,也是他确立人生矢志不渝理想信念的处女地。“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为了让这学问惠及更多的人,便有了《梁家河》这本书。作为纪实文学,书里还配插了40幅图片。全书共分为“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和“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部分。
通过讲述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工作、生活,与当地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让读者感受到青年习近平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和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
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梁家河是有故事的,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读懂了《梁家河》,你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