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传》读后感1000字

  • 2021-02-07 15:10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屠呦呦传》读后感1000字:

  2015年的金秋,喜闻国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举国欢庆。历来只听说发达国家的人得诺奖,这次继文学诺奖,生理医学奖又落国人头上,怎能不让人振奋。自小就听说诺贝尔奖,概念就是此奖是一笔很多的钱。后来得知,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始用于战争,后造福了人类,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如果没有炸药,难以想象如今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炸药用于战争,夺取大量的生命,用于生活又推进了社会文明,后设立基金奖励为提高人类文明,现在,再以金钱衡此奖,实为可笑了,屠呦呦年过八旬,获得如此伟大的奖,究竟是怎样的伟大的人物?特寻来《屠呦呦传》一读。

  屠呦呦,女药师也,宁波人,其名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可能注定与蒿结为终身之缘。长成入京师修药学,就职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默默无闻。1969年,越战难解难分,恰逢疟疾肆虐,交战双方士兵病亡多于战事,无药可救,故求药我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医药界的老专家及科研中坚力量被迫害怠尽,屠药师只能独挑大梁。其中,寻找、发现、提取岂止几朝几夕,研究青蒿素历经千辛万苦,哪是用言语能表述的清,巧合的是诺贝尔的炸药也是为战事研制的,不同的是消灭人的生命目的和挽救人的生命目的。(同样是药,更不同的是日本731研究所研究的东西。日本的731研究所是多么的让人厌恶、痛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疟疾肆行,用此药止,此屠药师大功。然而,此药乃国家之项目,集众人之合力,有多家单位和各人欲夺其功。不禁想起“东方神鹿”王军霞的奖金被争抢的事,无言以对。难道国人落魄到要去当强盗了吗?羞、羞、羞。

  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国际交往日趋活跃。此时,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等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198年10月青蒿素得以向全世界正式公开,同时造福世界人民。不知道是否能说明一个问题,好的东西通过交流能更大的造福人类。可我国历史上偏偏出现秦如皇“焚书坑儒”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读后感·大概是第一个皇帝给每个统治阶级做的榜样吧!“清明上河图”中的大船是有转向舵的,如果通过交流推广,可能大航海时代就是中国人的航海时代,那会使我们的社会文明先进若干年吧!

  青蒿素发现至今已经过40多个春秋,屠药师已年过八旬。耄耋之年的她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的荣誉。老骥伏枥,仍然活跃在科研岗位上,可以说就是先进的代表,是我们从事各行各业人的榜样。我们学习的不是屠呦呦这个名字,而是应学习这种发现事物的能力,学习钻研业务的韧劲,学习造福社会的恒心。鲁班是伟大的工匠,可不一定能造出北宋京城的大木桥。这座桥的工艺早已失传。这是警醒今天的我们就要努力发现事物的先进性,保护先进的事物,推广先进事物的本身,以此推动社会的科学快速发展。作者:盛滨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