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7 13:49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阿Q正传》读后感1500字: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这句箴言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对几近被黑暗完全笼罩的旧中国的最后希望了。他期盼着中国民族灵魂能够觉醒,能够化作永动的车轮,从而带领人民,带领国家,带领民族冲破腐败的束缚。而鲁迅先生的这本小说,可谓是让当时的整个社会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这部小说便是《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至1922年所撰写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作为历史舞台,以生动质朴的文笔描绘了当时被封建落后文化所支配的社会黑暗现状,创造了阿Q这样一个自尊自大、自欺欺人的卑微人物形象,并通过阿Q一生悲惨的遭遇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与腐朽等社会特点,强有力地揭露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劣根性以及封建礼教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沉重伤害,并希望能够以此来唤醒中华民族的反抗与革命精神。

  我细读《阿Q正传》之后,感慨万千。因为书中那闭塞落后的江南村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塑造,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落后。像阿Q、赵大爷、王胡那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并没有过上平凡的日子,反而是得到了最为悲惨的命运。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中,最需要身边人,最需要社会的同情与关心。但在那个缺乏真诚与爱的旧中国社会之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只有侮辱、歧视以及冷漠。

  

  而最让我感到寒意的是,即使他们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生活的压迫,但他们彼此之间同样也是缺乏真诚与同情,对于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同类人采取的则是一种漠视,甚至通过欺辱弱者的方法来宣泄自己对命运不公的愤慨。这一切都让我了解到了当年的社会是多么地冷酷无情,人们的思想是多么地封闭扭曲!这也难怪鲁迅先生发出:“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这样的心声了。

  《阿Q正传》中除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旧中国的腐朽黑暗之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阿Q所独有的“精神胜利法”了。阿Q在书中说过这样的话:“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以及“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但就从阿Q在书中的遭遇来看,他先前不见得有多阔,读后感而他的儿子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存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总是拿着从前和未来这样虚无的事情来与掩盖现实的不幸,而更让我吃惊不已的是,阿Q甚至以此为荣。殊不知,这是一种鸵鸟式的的心态,遇到困难只会逃避,而不会真正想着要去击破这个问题。但是他内心充斥着的自尊自傲,一次一次的在众人的起哄下开始走上进赵老爷家强调他的赵姓和调戏小尼姑等不归路的悲剧,他考虑要不要做事情的标准就是别人会不会高看他会怕他。不难发现,鲁迅先生就是想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去揭示中国国民性格的怯弱本性。

  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如今的现实。我们或多或少也会有那么一点“精神胜利法”,不愿意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把快乐寄托在未来的不确定中,沉浸在虚幻的刺激中,以他人的看法来认识自己,以他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但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能让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梦里得来的快乐总是短暂易逝。如果不管什么坎都习惯靠自我麻木来解决,我们也会把自己的生活引上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听之任之的状态。

  鲁迅先生说:“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我们应当要牢记鲁迅先生的这句警示,我们需要乐观的精神力量,但也谨防故步自封的陷阱,要时刻反思并改进自身的问题。始终以坚韧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努力学习,不断获得进步。既然不甘,那就行动,做个空想家不如做个实干家。作者:谢雨岑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