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的天空》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7 13:41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遮蔽的天空》读后感2000字:
这部书描述的是三名美国人在二战过后到北非旅游的故事。这是本游记么?显然不是。虽然书中也写到北非,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风、沙、日、月,然而这些环境描写只是为了衬托,衬托三名旅者之间和各自的故事。
波特和姬特是一对结婚十二年的夫妻,由于波特喜欢到处旅行,而且他认为他不同于游客,而是旅人,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游客总会在旅行一段时间后归心似箭,旅人却没有归途,此地和彼地之间并无区别,脚步总是很慢。所以他们之间的婚姻生活似乎很少有安定的时间,妻子姬特总是陪伴着丈夫,然而她似乎并不想总是四处漂泊,但她仍然坚持陪着他,并且尽量克制着抱怨的频率和刻薄的程度。
至于同行的另外一名年轻男子特纳,外表英俊、身材强壮,对姬特有着不一般的感情,他想得到她,她对特纳却毫不理睬,她虽然抱怨波特,但她仍然爱他。波特和姬特都希望通过这次北非的旅行改善二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寻找一处二战过后的世外之地,也许是桃园,也许是荒漠,管他呢,只要没有被战争波及和影响就好。
波特喜欢旅行,走过那么多地方,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家乡”。他喜欢孤独,即便在条件恶劣甚至暗藏凶险的萨拉哈沙漠地区,仍然喜欢独自往更黑暗、更偏僻、更荒凉的地方行走。他看着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眼神空洞的本地穷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正如那些穷人麻木的看着他。
姬特有些神经质,总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自作烦恼,比如不小心崴了脚或者打碎一个水杯或者做了一个噩梦,她总认为这些坏事是一种征兆,意味着更大的麻烦或者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当波特四处游走时,她常在旅馆里待着,看看书,喝点茶或者酒,站在窗口看看窗外的风景,以此消耗掉旅途那漫长的时间。
相比之下,特纳似乎更像正常人一些,他喜欢旅游,但又不会偏执的去特意寻找孤独,他不神经质,只是用一切手段来避开波特追求姬特,其实也不用专门避开,波特和姬特已经分房而睡,只是还没有离婚。当然,在追求姬特的业余时间,他也会去泡泡当地酒吧里的风尘女子。总之,他是三个人里最接近普通人的,没有特别的嗜好,又有正常的欲望。
喜欢孤独的波特,在我看来,是一名哲人而非旅人,他其实就是作者保罗鲍尔斯本人的化身,他说的话常常带着对人生的思考,尽管妻子姬特已经厌烦了他的哲学思考。当姬特说她曾经以为“人生会不断累积动量,它每一年都会变得更多,更深刻。你会不断学到新东西,读后感变得更聪明,更有简洁,更接近真理——”时,波特大笑道:“人生更像是吸一支烟。最初几口你觉得无比美妙,完全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会消耗殆尽。然后你突然发现它已经快烧完了。这时,你也尝到那苦涩的滋味。”
说到死亡,也许这就是还活着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最大的恐惧,而鲍尔斯本人却自称想体验死亡,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而是身临其境,成为那个垂死的人。主人公波特在小说进行到一半时便因疾病死在撒哈拉,这是由于鲍尔斯本人曾在北非旅游时罹患伤寒却侥幸未死,于是他在小说里用波特的死来偿还当年欠下的一条命。
波特的死,对于姬特来说,就是再也无处可藏,因为波特就是她可以遮蔽自己的天空。天塌了,藏匿在天空之后的恐怖滚滚而来。终于,姬特崩溃了。之后的情节,初看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想到一个崩溃的女人,完全没有了曾经自我的防御,释放的是天性,或者说是本能,似乎便也释然了。人,终究还是动物的一种,在精神世界崩塌之后,唯有本能可供驱使,所以,姬特成为了一个阿拉伯部落商人豢养的玩物,而她得到的仅是可以果腹的食物和肉体被玩弄的另类欲望满足,除此之外,她别无所求,也无需任何的思考。甚至于在她因自己失宠而逃离出来后,并不想重新回到正常的文明世界中,文章的结尾,她消失在“被拯救”的路途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读完此书,我想起一个词,叫做“羁绊”。我们从出生到成长,从学习到工作,从亲人到朋友,都是一个不断与周围的人产生羁绊的过程,由于羁绊产生感情,由于羁绊产生不舍,由于羁绊产生比较,由于羁绊产生欲望,由于羁绊产生“活下去”的支撑。遮蔽的天空,便是羁绊的力量,当一个人断了所有的羁绊,便失去了这种力量,便没有了可供遮蔽的支撑,这也许才是最终的孤独。孤独的终点,大约就是绝对的自由,而绝对的自由除了意味着本能的释放,也意味着精神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