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赋税徭役》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7 13:00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中国古代赋税徭役》读后感1500字:
其实本来是没有什么想法写系列的读后感的,一是本来读书时间就不够,还要再空出一段时间来写读后感,有些浪费;二是我这个人吧,你要让我随缘做啥我还有点儿兴趣,如果流程化规定下来,每看过一本书就要写读后感,我还真就写不出来了;三是,每天公众号发读后感,感觉多少会让大家觉得有一点“炫”的意味在,虽然我一点儿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但还是不愿意大家这样想我。
你们知道的,我在自己心里就是一个辣鸡,喜欢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我需要读书来帮助我突破人生的局限性。说实在的,看不看书能怎么样呢?看书只不过是一个爱好、一个偏爱的放松减压的方式而已,和喜欢交友、逛街、打牌、打游戏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但后来发现,写读后感可能是一个好习惯。如果不写出来,那些想法就一直在脑子里面乱糟糟的跳来跳去,但也跳不出什么有价值、有条理的东西,写的时候还可以整理思路,有时甚至可以在写的时候产生新的视角和新的想法。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我已经读完很久了,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感觉,书评我也只给了它三颗星。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深度不够,有些很明显可以继续深挖,来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地方,作者都没有做进一步的阐明,章节分的也不够好,有的地方甚至还有错别字啥的。
但是今天,早上一睁眼我的脑子里面就出现了这本书,而且直到现在这本书还在我的脑子里,一直在那儿转啊转。阿土认为,赋税制度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在什么类型的国家,都是根基性的制度之一,因为这个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家和公民权利义务划分的一个具体的显现方式,是国家和公民两种力量的一个直接的接触点。如果这两方面有什么不平衡,赋税,应该可以是一个火药桶性质的东西。
这种例子不少。比如美国独立战争,因为赋税问题吧,收税过高。当时英国开支过高,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国内又有《自由大宪章》之类束缚不能随意增税,那就在殖民地增呗,然后税收就超出了美国公民的承受范围,引发独立战争。
当然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不止这个,我知道的就还有一些,比如英国把在国内低价处理也卖不出去的货物运到美国低价倾销,让美国本土的商品卖不出去,商户破产无以为继啥啥啥,这另说。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形式多样,学过法制史的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贡赋制,初税亩,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等等等。读后感我们学的时候,书本上讲的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出现了什么问题,原来的赋税制度没有办法应付新局面维持财政收入,新的赋税制度才应运而生。隐隐约约有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比旧的赋税制度更先进的感觉。更先进的话,就更好吧。实际上,是这样吗?还真的不好说。
我觉得《中国古代赋税徭役》这本书,虽然毛病很多,但是它有一点好就是,它跟我们说清楚了,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什么样的赋税制度。读完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感受,就是什么赋税制度更好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去评判,因为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适合当时国情的就是最好的。在封建社会你非要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收税方式,那,除了没有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恐怕还会引发更大的灾难。
既然社会已经坏了,就要用坏的彻底的统治方式,如果社会已经好了,就要相应的用良法善治。从法理上来说,自然是良法善治更好,但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哪一个更好用,真的说不准。
总之这本书毛病很多,但用它捋一捋中国古代赋税徭役制度的发展沿革,还是有一些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