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品战略》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7 12:26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爆品战略》读后感2000字:
身为一名策划人员及小米产品忠实用户兼雷军老师铁杆歌迷,一直好奇当时以微薄之力撬动千亿市场,从而晋升互联网行业翘楚的小米公司,是以怎样的思维做产品,从而爆开一片专属领地的。而曾担任小米公司顾问的金错刀老师所撰写,被雷老师盛赞的《爆品理论》一书则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本书主要提出了“爆品研发金三角”法则,即痛点、爆点、尖叫点三大法则。三大法则简单直接地说出了诞生一个爆品所需要的特质,互联网公司完全可以借助这三大特性,来测量自己的产品是否有实力成为一个爆品。“金三角法则”也被采纳圆舟项目组运用在产品规划方案中,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本书论述的第一法则便是痛点法则,意思是:找准用户的需求点,直接切入,做出足够好的产品,集中所有精力和资源,在这一款产品上做突破。在传统领域,更强调渠道的作用,即使产品只有60分,只要渠道实力够硬,就能秒杀市场。对用户的挖掘程度不够深,找到关键需求就好,而产品好坏便无足轻重;但在互联网里,必须对用户需求深度的强挖掘,要用12分的力气去做产品才能秒杀市场。只有抓住用户最痛的那根刺,产品才有被引爆的可能。书中引用的案例是小米的第一代手机,主打高配低价,而高性能确实是当年手机用户的真实痛点。小米当年就是从别家“手机性能高就贵,便宜就性能差”的缺陷入手,完成了自己的一次飞越。
第二法则便是爆点法则,意思是利用互联网方式引爆营销。书里提到了董明珠卖手机的事情。格力在传统营销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在自建渠道、自建门店后因为返点问题炒掉国美后,仍然活的美滋滋。而当互联网造手机的浪潮袭来,董老师也心动了,于是便动手造起来。第一款格力手机诞生后,互联网圈炸了,但让互联网圈炸的不是它的配置或外观,而是它的开机画面:一张董老师的头像以及一封感谢信。后果可想而知:格力的手机成了一时笑谈,尔后格力手机便在公共场合悄无声息。究其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格力并没有掌握互联网时代的真正的新玩法——基于黑暗丛林法则(流量是黑洞般的存在,低流量公司会被高流量公司干掉。对手不确定,甚至是跨界的),以用户为核心做事,而不是以渠道为中心。
互联网时代,没有用户,渠道便是纸老虎,门店只会浪费商家宝贵的资源。书中举的成功案例仍旧是小米,最早靠挑选出来的100个精英粉丝群体起步,小米发展出“米粉”这个群体成为自己的消费主力,牢牢占住了消费入口,之后除了卖手机,还卖笔记本电脑、手环、电池等,一切都将产品做到了极致。但是以上所有产品弱势如果没有用户支持,便都是徒劳。
爆品的第三法则:尖叫点法则,顾名思义就是要让用户超预期的产生想要尖叫的感觉,并因此获得用户口碑。在过去,一款产品能不能获得口碑并不是生死的关键,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好产品经常会遇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但在互联网时代,读后感如果产品口碑好,将会被迅速扩散,从而让那些差产品快速消亡,因此能否让用户尖叫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你花五星级酒店的均价到五星级酒店消费,你可能并不会觉得有多高兴,甚至可能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感叹。但如果你用三星级酒店的均价到五星级酒店消费,就会有一种“这会赚到了”的兴奋感。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1分钱1分货不是超预期,1分钱5分货才叫超预期。
整书看似在讲如何打造一个产品,然而就我的视角来看,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营销人思考的点:
1、产品是1,营销是0
互联网圈里常讲“产品人不能被营销人打败”。这种言论将产品经理和营销人对立了起来,变成了竞争对手。这种看法实在荒谬,实际上,产品经理跟营销人更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优质的产品是所有营销展开的前提保障,良好的营销是成为爆品的必由之路。竭尽全力做好产品,做好1,后面的无数个0才会有意义。
2、以客户为中心
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唯脑残者生存论”。作者指出,做产品一定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想问题,像“脑残”一样想问题,一定不能像专家那样想问题。而做营销,不能仅以专家的姿态高高在上,而是要“接地气”,想消费者之所向,供消费者之所需,在合适的地方用对的语言去接触消费者,用感同身受的心的去理解消费者。凡是成功的营销,皆离不开这些洞察点。营销路上,需要精进的事情还很多。
互联网时代,人们都越发急躁,工匠精神便显得弥足珍贵。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纯手工的产品而不是流水线的产品,因为打小我们就听着一句话,慢工出细活。而互联网时代,坐在互联网公司工位里,用心打磨产品代码的数字工匠与古老匠人一样值得敬佩,他们为世界带来了更好用,更创新的产品,让世界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一个爆品,不仅是为一家企业带来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为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带来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作者: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