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背影》有感2000字
- 2021-02-07 01:0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朱自清《背影》有感2000字:
再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又被触动!
常说父爱如山,“山”是深沉的,“山”是依靠,“山”是顶天立地,“山”是沉甸甸的……朱自清,用自己深情而平实的语言,诉说如山的父爱。
从四个方面学读《背影》。
第一部分:文章的结构。
1.文章开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文章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初读只感觉首尾呼应,交待文眼,再读,心亦辛酸……)
让我稍微改动下,再重新体会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唉!我不知是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常常想起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想到父亲,又让我泪如雨下……
3.文章中间部分,自然是解释忘不了“背影”的原因。
第二部分:作者如何叙述“背影”。
(作者知何表现父亲如山的爱呢?)
个人觉得:作者通过写父亲默默的为“我”做事,一直支撑着家里,“我”对父亲从不理解,渐渐懂得父亲的深沉的爱,到热爱父亲的变化,述说父爱如山。
“背影”是线索,是本文核心内容,更是象征父爱如山。
1.奔丧时
①父亲的难: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满院狼藉的东西”。
a我的表现:“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伤心,无助,没有留意父亲。)
b父亲的表现: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结果:父亲默默做事。有事顶着,安慰我,没事,有我呢!
②进一步讲父亲的难: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事,一半因为父亲赋闲。
(家景困难,父亲其实已身陷困境,但苦苦支撑。)
a.我的表现:我也要回北京念书,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
(无忧的状态,没留意父亲。)
b.父亲的表现: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
△结果:父亲默默做事,仍然顶着家,积极找工作,让我安心读书。
2.送行前
a.我的表现: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
(我觉得自己己长大了,不须要照顾,觉得父亲多事。)
b.父亲的表现:事忙,开始叫茶房陪送,后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最终决定自己送行。
△结果:父亲依然默默做事;儿行千里“父”担忧。
3.车站送行
a.我的表现:
①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将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我的年少无知,自以为是,不理解父亲。)
b.父亲的表现:
①向脚夫讲定了价钱。
②送我上车。
③拣定椅子。
④早已给我紫毛大衣。
⑤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⑥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结果:父亲默默的做事与我哪时的年少无知。
(鲜明的对比。父亲为何如此琐碎的做事?)
<你,是否也曾经年少无知?>
4.买橘子
父亲安顿我坐好,又考虑路上我吃的,去买橘子。
场景描写:须过铁道,月台高。(铺垫)
a.我的表现:
①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对“背影”细致描绘,已开始看懂父爱)
③我再向外看时……
(再看,更懂)。
④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已会照顾父亲)。
⑤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对“背影”白描,人潮中的一个模糊的背影,无限想象空间……我又被父爱深深打动)。
△通过“背影”,我对父亲态度逐渐变化着,渐渐理解父亲,懂得父爱。
b.父亲的表现:
①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②走到那边月台,穿过铁道,显出努力的样子。
③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④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⑤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⑥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结果:父亲的身体力行,让我渐渐理解父亲如山的爱。
第三部:深化主题。
①文章末段再回忆讲述父亲的不易。
<但他独力支撑。>
②他的性格也逐渐改变。
(父亲从少年到老年,脾气又所改变了。)
<你的父亲也是这样吗?你也是否也理解父亲了?>
③他惦记我,惦记我的儿子。
(父爱深沉。)
④家书上说身体状况不好。
(父亲已上年纪,让人挂念!而我也有儿子,就更理解父亲,我也更担忧挂念父亲。)
<你是否理解父爱呢?>
⑤最后再回应前文。
第四部分小结:
1.作者通过绘画的手法刻画“背影”,以此为焦点作画,让人印象深刻。再用文字把“背影”画面放在更广阔的场景里,让“背影”更有含义。更强烈的表现父爱如山!
“我”也因父亲的言传身教,慢慢理解父亲,热爱父亲。
2.因选材精致,结构精心,虽然空间散(北京,徐州,南京,北京),时间散(现在,过去,现实),但更使情感逐渐深厚,如小说般情节层层递进,散文浑然一体!
3.语言浅显深情,文风实情实意,让人感同身受。作者:大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