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6 21:21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读《文化苦旅》读后感2000字:
鸣沙山、月牙泉
如果于地理融合研学旅行而言,敦煌无疑是旅行线路的核心部分,其地域性优势于研学旅行的效用价值而言,在全国应该都是属于前列的。敦煌古称沙洲,自建置以来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为中西文化交流之纽带,在这里佛教东渐与儒学兴盛同现,民族融合与王朝更替交汇。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言,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由此可见敦煌在世界文化的重要性。
从张掖乘上火车约6小时到达敦煌,到达后,先来到了鸣沙山和月牙泉。其二者地名都是有出处的,于地理研学旅行上来说,是可以设疑让学生交流讨论的,鸣沙山顾名思义,鸣沙山上的沙子会发出响声,一曰:“沙岭晴鸣”,即鸣沙山在盛夏晴天自生鸣响;另一种说“和声于人”,即“人登之即鸣”,科学解释为“共鸣说”,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沙粒表面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孔洞,这是长年风蚀、水蚀和化学溶蚀作用的结果,这些孔洞构成了“共鸣箱”,沙粒摩擦产生的细微声音被“共鸣箱”放大,于是有了悦耳的沙粒声音。
此外,第二个探究点就是沙丘类型和沙丘类型的识别,沙丘是由风积作用形成的松散沙粒的堆积体,根据形态可把鸣沙山的沙丘类型分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金字塔形沙丘链、和堆状沙丘。新月形沙丘多是在单方向的作用下形成的,而金字塔形沙丘或堆状沙丘的形成则至少需要风力相近的三个方向不同的凤。同时,受不同的风动力条件、沙粒的粗细及沙丘表面形态的影响,鸣沙山各类沙丘表面的沙波纹也十分丰富多样。整个敦煌是处于大漠之中,由于有党河这条水利命脉,敦煌才能呈现出大漠中的绿洲景象,而鸣沙山和月牙泉就在绿洲和沙漠交界处。
“就在天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从小就有听过这首歌,对月牙泉的向往由来已久,月牙泉是环抱在鸣沙山中的一湾清泉,东西长242米,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由于它处在古洪积扇之间的洼地当中,松散沉积物中的地下水不断流入到月牙泉,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这一世界奇观。
在敦煌的第三个研学旅行活动设计就是通过了解最近百年来月牙泉的生态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月牙泉还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那时候的月牙泉总面积高达22.5亩,而它的最大水深也有九米之深。但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因为人们的乱砍乱伐,导致了当地的植被遭受被坏,水土严重流失,月牙泉也被分成了两个小泉,水深连一米都没有。为了不让月牙泉消失,现在人们只能依靠人工补给的方式,让这个曾经的自然景观存活下来。通过观看月牙泉史事陈列馆的月牙泉不同时间段的生态状况以及亲身实地感知月牙泉,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人力协调等地理核心素养。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在看《文化苦旅》时,书中有一节叙述道士塔,使我了解了敦煌的大量文物被国外探险家洗劫,后来,又在莫高窟陈列馆看到了于右任呼吁保护莫高窟的诗“斯氏伯氏去多时,东窟西窟亦可悲。敦煌学已名天下,中国学人知不知?”,似乎感觉到了那个时代于老先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发声,读后感这里跟大家讲讲道士王圆禄以及斯氏伯氏的故事,王道士原本是莫高窟的一个修行道士,后来在莫高窟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里面有大量的儒家经书史集以及佛道宗教的经文,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闻风而来,通过各种手段,运走了二十八大箱珍贵的经书帛画,十个月后,又迎来了第二批外国人——伯希和的法国探险队,最后,伯希和用五百两银子换的七千卷藏经洞文物如获至宝的离开了敦煌。就这样,敦煌莫高窟大量文物都被洗劫了。
时至今日前往,虽然大量文物依然不在,但从现存壁画,泥塑还是感受到千年敦煌、千年莫高的雄伟壮丽,但看到窟内被侵略者乱涂乱画破坏的壁画,同时也会让人感觉到十分痛心。因为在洞窟内是不许拍照的,所以下面附的图都是在陈列馆的复印品。
最后,如果还要在敦煌设计最后一个研学活动的话,应该就是浆水面了,浆水面是陕甘地区传统特色小吃,是以浆水为汤汁的一种的面条,其功效可以败火解暑,解除疲乏,中和碱性,陇上气候干燥、土地含盐碱过多时有极大关系,它的出现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伴而生的。由此,可以设疑作为研学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