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20:32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1500字:
这本并不是这周要看的书,一方面是《喧哗与躁动》确实读得我累,另一方面《领导者》这本书是要参加的一个工作坊的作业,所以就了解了一下。
Robert Kegan 的意识进化理论我本身就有所了解的,这里放一张图可以特别精髓地表达意识进化的不同阶段。所以在读这本书时,我其实花了更多注意力在审视自己的意识进化之旅。
初中的时候我显然是规范导向的意识阶段。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表扬和批评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重要,完全就是影响我接下来行为和思考的全部。这是一张由应试教育和传统文化编织起来的意义网络。我身在这个网格中,只被告诫自己是知识层面的井地之蛙,但丝毫不知道同时也是意义层面的井底之蛙。
出国后的环境促使了我往自主导向阶段的变化。在国外更加偏重素质教育的环境里,单纯的学霸是被人鄙视的,这种被鄙视会一定程度造成自卑感。越是自卑,就越想证明自己,所以我就开始从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强势反弹。虽然素质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更大层面的网格,但也许我的反弹过度了;我不想去接受别人所说的、和别人所做的、以及别人所期望的。
大量的Youtube视频帮助了解不同价值观的世界和那些活得很精彩的和我不一样的人;国内父母不能直接干预、身边也没有人直接干预我的成长选择,给了我足够的探索空间。两种因素共同构造了我建立自我价值观的基础。我在高中期间大概写了10万字的日记,那个时候就开始强调自我价值观,记录了我这个人自己的转变。
自主导向在大学期间达到了高峰,法律专业给我了强大的思辨力,在这个意识阶段,没人能改变我的想法,除了我自己。所以,被思维武装的我,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也达到了高峰。同一时段也伴随着我最高峰的理想主义。
内观自变的阶段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才慢慢有所迹象,但是我明显感觉它的萌芽其实很早,甚至是和自我导向的阶段是同时开始的。我清晰地记得2010年读了一本叫做nudge的书,一本通俗易懂的行为经济学作品揭示了,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千百个决策大多并不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志。太多外界因为会决定我们吃多少、卖多少、是否减速、选举谁。
接着,对外界复杂事物的理解会进一步提升对自我反思的复杂程度。以前在大学,对问题的思考主要还是沿着公平正义的主线。但今天当有人问我如何看最近东方之珠发生的事情时,我首先要问你要我从人本主义、文明发展、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正义中哪个角度评价这件事?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不同的行动。再者,当一定要把这些因素一同分析的时候,可能就要采取复杂科学的视角了——更加关注秩序、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是不存在所谓的单一均衡模型的。
所以,从复杂的事件中提炼出复杂的理论,再把复杂理论用在自身上,就是内观自变的阶段了。我的今天只是一个过程,我的昨天是一个数据,我的决策是一些因素共同的结果,我的价值观是这个时间横截面的定格而已。我的观点是我持有的东西,它不代表和定义我,可以随时修改和抛弃。读后感我感受到今天对个体独立性的追求程度要低于大学的时候。我更乐意和他人发生链接、在链接中创造新的体验和事物。当然,链接的对象不仅限于他人,还包括动物、植物、大自然的各种部分或者人类艺术史的部分。
很多对五个意识阶段的图像展示是之字形的,而我认为内观自变的阶段并不属于一个静止的阶段,它更形象的表达形式应该像一把高频振动的光波,射向无尽的上空。
回顾整个历程,外界事物的丰富度和复杂性以及一种把自己本人变成客观可审视的方法,在我看来是意识进化的基础。前者对我来说是出国、博览和Youtube,后者对我来说是写作写作和写作。
当然现在对于这套方法论更加有意识之后,与有趣的人交往可以一石二鸟了。虽然这么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内观自变的感受有点像天人合一。我既在屏幕前的这个肉体里、也在耳朵里的音乐里、也在远处的立柱里、也在屋外的花里。
我倒在想,《超体》这部电影是不是内观自变的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