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2000字

  • 2021-02-06 19:0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2000字:

  故事由一起震惊台湾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展开,嫌犯李晓明用自制手枪在电影院内扫射无辜民众,导致9人死亡,21人受伤。两年后,尘埃落定,嫌犯等待被执行死刑,但他带来的阴影却久久未散。全剧聚焦并讨论了在等待中,李晓明案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痛、爱恨、恐惧和分崩离析。

  第一集开头,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在法庭外接受记者采访时,被愤怒的受害者家属泼粪,从此揭开了无差别杀人案背后,不同观念的激烈冲突。在王赦看来,法律不应该粗暴地夺走一个年轻人的生命,不应该靠“杀人”来抚慰人心、给民众安全感。但惶恐的民众,尤其是受害者家属,希望看到作恶者得到报应,并相信对罪犯的严惩,而不是宽容,才能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剧中,王赦是一个功能性、脸谱性非常强的角色。和在枪击案中丧子的新闻主编乔安、加害人李晓明的家人不同,他不是被命运选中的恶的承受者。他是主动选择面对恶,承担质疑、抨击,甚至威胁的公益律师,同时也是“废死派”律师。他为杀人犯辩护,是为了了解他们的犯罪动机,找到其背后的社会根源,从而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王赦的出场,揭示了全剧的一个核心议题:死刑存废?这是影视剧鲜少触及、常人鲜少深入的一个话题。

  作为该剧背景的死刑存废问题是法律界的经典辩题。死刑作为刑罚体系乃至整个法律责任体系中最严厉的处罚与责任方式,社会上对死刑的存废之争向来是见仁见智,其中大致分为以下两方面的观点:第一种主张我国当下应当完全废除死刑;第二种主张我国当下应当继续保留死刑。

  一方面,主张废除死刑的学者主要有以下理由:第一,死刑本身与人道主义的法律情怀存在一定的价值冲突;第二,死刑具有不可逆性,以至于事后往往无法对适用死刑的冤假错案进行充分纠正;第三,从国际上死刑的发展来看,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逐步废除死刑,我国在经济社会以及法制的发展中也应该顺应国际上死刑的废除趋势。

  另一方面,主张保留死刑的学者主要有以下理由:第一,死刑制度在我国具有较高的社会支持率;第二,死刑作为我国刑罚体系中的最高刑,其迅速废除必然会引起刑罚体系的巨变从而造成连锁的不利影响;第三,在当下突然全面废除死刑,可能会引起犯罪率的上升,影响社会治安。

  在理论层面,关于死刑存废议题牵涉到法理学、伦理学等领域的复杂探讨。在司法实践中,目前经明确废除死刑的国家大多集中在欧洲大陆,如法国、德国、荷兰、卢森堡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像爱尔兰这样虽未明确废除死刑,但实际上已经停止执行死刑的国家。读后感笔者认为,对待死刑的存废问题,应该辩证而客观地看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人们势必会逐渐减少对“死刑”这种严厉刑罚的依赖,这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但是,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实践,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国情,死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意义。因此,应当有限制的保留死刑。

  除死刑废除的话题外,该剧还传递出这样一种想法:希望人们能够跳脱出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对于整个社会和遭遇不幸的人,多一份爱心和耐心。作家胡慕情说过:“在这个现世,当我们要理解一件事,必须跨越非常多的阻碍”。而一旦这些阻碍有一关过不去,暴力就可能产生。理解暴力背后的成因,并不是要为大恶之人辩护开脱,而是为了让人们认知“异质”的阻碍少一点,从而预防暴力在未来发生。即使是最凶残的罪犯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坏人的。在最近热议的北大学生弑母案中,犯人吴谢宇本是人人艳羡的北大高材生,在亲戚朋友的印象里,他“人很好、很善良”,一开始谁都无法将他与杀害母亲这种残忍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善恶只在一念间,越一步即是万丈深渊。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当然,反思社会不代表否定个人原因,社会与个人并不是二元对立,社会不能为个人犯罪完全背锅,但把问题聚焦于个人也过于简单。正如剧中辩护律师所说,杀死杀人犯很简单,但为什么我们不能花点时间去弄清犯罪人犯罪背后的原因和故事,从而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借剧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所有的杀人犯可能是个罪人,但可能不是个坏人”。善与恶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我们无法保证他人一定善良时,一定要警惕自身一闪而过的恶念,在一次次的叩问和反思之后,看清我们与恶的距离。作者:何燕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