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感悟》读后感1000字

  • 2021-02-06 17:4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缘起墨香——《火花·感悟》读后感1000字:

  韩玉臣先生是我所在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员,今读他的谈艺录《火花·感悟》书稿,如坐堂听讲,如品茶谈艺,感想很多,收获不少,漫谈二三,不知可否为序。

  韩玉臣先生首先是个油画家,他的西藏题材的系列巨制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展览时,都曾引起轰动。虽然从手机上感受不到他那幅荣获第152届法国国家沙龙展金奖的5.5平米的巨制《牧羊女》的夺眼摄魄的魅力,但该作能从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幅入展作品中脱颖而出,其题材的选择角度和艺术的说服力是不言自明的。

  其实我更神往于他那幅差不多9平方米的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抬大佛》。这幅作品蕴含丰富,既神圣庄严又在消解着神圣庄严。佛超然于六道之上,人对之顶礼膜拜,期望从祂那里获得指引,获得今生幸福,获得来世安宁,甚至悟道成正果,永脱轮回之苦,但佛像是需要人抬出神殿并铺在台上沐浴阳光的。画家选取了这个庄严过程中的一个最为激动人心的场面,描绘了僧侣和平民,成人和儿童共同肩扛着大佛像艰难前进的情景,让观者沉思,辨析,觉悟。他的同系列的作品《兄妹俩》、《红墙下》、《红流》、《朝拜路上》等都构思不凡,充分地证明着画家在掌握了基本技巧后,能否画出杰作,依赖于思想的深度和目光的独到,依赖于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以及哲理的发现。

  韩玉臣先生同时也是个深谙书法历史并有丰富书写经验的专家,我不愿说他是个“书法家”,因为“书法家”这个称号容易让人想到一味地玩弄技巧而不重视书写内容的人。玉臣先生是写了很多诗词的人,他完全可以自书自言,他也可以言而忘书。他在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分析甚合我意。我是个书法的爱好者,写了十几年,总是摆脱不了写了几十年的钢笔字的“旧我”,看了玉臣先生关于书法讲话中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有茅塞顿开之感。

  用提按之法,彰显毛笔的特性;记古人结体之范式,悟字体构造之正格与变格;用字的行列大小疏密,墨之浓淡干湿,来营造变化呼应之境界,做到了这些,就摸到了进入书法之门的路径。玉臣先生谈书法之“旧我”与“新我”之辩证关系,浅显而有用,一看就知是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人云亦云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真理是朴素的,华丽的多半是废话。由此我联想到老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对我的朋友张大春说过的话:“你要提防,老了后当年的坏习惯会来找你的。”这也说明,旧的书写习惯的惯性是多么强大;这也说明,书法真是一件活到老学到老的事儿。

  韩玉臣先生还是个技艺不凡的摄影家,他的同是西藏题材的摄影作品《叶拉山》获得过国际奖。为拍出独特的照片,他去过许多地方,甚至去过北极。他关于摄影的见解十分朴实而精准。

  在收藏方面,玉臣先生也堪称行家里手。他的美术馆里的多幅名家大师的作品便是明证。当然,玩收藏除了有眼光还要有钱,玉臣先生成功企业家的身份支持了他这个爱好。他当然不是为了收藏办企业,他当然也不是为了牟利搞收藏。

  我不能面面俱到地谈玉臣先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绩,最后,还是谈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是他在出席主持邯郸市的各项艺术展览活动及研讨会的发言。从语气上看,多是即席演说,因之篇幅简短,语言通俗而生动,道理浅显而管用。这是他领导邯郸艺术创作的记录,也是他服务邯郸人民的记录。为他这本书写序,我很高兴,我期待着在他引领下去看他的作品和收藏。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