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15:3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一纸家书百镒轻——《傅雷家书》读后感1500字:
提起“家书”两个字,我们也许会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亦或是想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古至今,书信便一直是相隔两地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最重要的方式,意义非凡,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书信的厚重、质朴感仍无法被替代,纸质、手写,让庄重、温情、诗意填补了我们精神的空缺。
而在《傅雷家书》中,在“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雷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对其两个儿子傅聪、傅敏(主傅聪)深沉的爱。我们亦可从其中学到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之道,让更多人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傅聪的成长:
《傅雷家书》由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186封家信摘编而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在傅聪的教育上所花的心血。
傅聪在机遇巧合下来到波兰进行钢琴的深入学习,1953年他曾于罗马尼亚演奏斯克里亚宾的作品,苏联的青年钢琴选手们都为之感动的流下眼泪,他弹的肖邦也曾被波兰的教授们认为“富有肖邦的灵魂”,甚至会说他是“一个中国籍贯的波兰人”。
曾有教授说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由此我认为傅雷对傅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不可没。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镂刻细节的手腕,不是使我们想起中国册页上的画吗?
傅聪在音乐上的造诣(或说是天赋),我认为都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我们更能从傅雷的言行中窥见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不止在艺术方面,更让我感叹的是傅雷在人生道路上对其孩子的教诲,让人仿佛能透过书信看到他伏案写信的场景,爱子心切,严父亦良友。
热情是火花,坚持更可贵:
“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傅雷先生的这句话点明了热情似一瞬即逝的流星,划过天际,但也只是一瞬间。回想起我的人生,纵然正青春,过去的十八年里,也有过不少“冲动”。比如自己又给自己立的无数个flag:这个暑假一定看完什么书,一定几号完成作业,一定每天按计划……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
人的热情固然可贵,可做事贵在坚持。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曾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便是“一万小时定律”。
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不是吗?大家都懂的道理,可真正做到的还是少之又少。傅雷看到了傅聪喜爱音乐的热情,又看到了他的坚持,即使酷暑天气,傅聪也能坚持每天在琴上工作七八个小时,衣裤尽湿,也不稍休,傅聪对音乐的热情+坚持,让傅雷尽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点燃热情的火花,再用热情使之永恒,也可有我们自己的一片天空。
得失成败,无愧于心:
有人说:“即使我坚持了又如何,我还是没能够成功。”我想在这里仍引用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的一句话:“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我们有时明知即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看到想要的结果,但只要我们努力过,热情放肆地奔跑过,就不会留下遗憾,他日想起,也无怨无悔,这很重要。“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此洒脱豁达,得到的未必会比期待的少。我从书中看到的感触最深的,是关于人生的呈现:我们的人生必定起起落落,但沉也好,浮也好,都是我们的人生,都属于我们,趁如今,正青春,勇敢去拼搏,一切仍未尘埃落定。
最后,我想表达对傅雷先生的敬意!他的教育之道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确信,我对于此书的感受只是小小的一个方面而已,但从此方面,我已感受到傅雷先生的智慧,我更从最后一封傅雷先生的遗书中看到了其气节。
先生一直教导他的孩子“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我深以为然。我想我们,总是该从中得出点什么的。作者:宋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