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互联网》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13:0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阅读事关每一个人,而互联网时代如何选择阅读方式,在信息与知识、知道与思考、常识与学识如何取舍给大家带来了困惑与迷思。作者通读了徐贲教授《人文的互联网》,并有感而发,文章有思想有深度,内容浅显直白,观点不言而喻。选择传统的阅读方式,在典籍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让自己不断思考与成长,进而拓宽生命的宽度。正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春节蜗居的日子里,终于读完徐贲教授37万字的《人文的互联网》。这是一本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生活和历史政治人文的哲学思考著作。正如作者自己在前言中说的,这本书拒绝沉溺于互联网的技术世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考,并从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文化的角度观照大数据时代的纷繁现象,思考带给我们的困惑与迷思。

  记得两年前在北京一所高校培训时,一位教授幽默而冷峻的给我们描述,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大脑中嵌入一个芯片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知识……引起了大家兴奋和忧虑交织的议论。

  在抗击疫情封闭在家的这几天,手机、电视、电脑无疑成为主要的阅读或观看媒介,刷屏和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的主要阅读方式。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人年均阅读书7-8本。其实,如果剔除手机阅读、数字化阅读,传统纸质阅读估计在三分之一左右。如何理性看待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对人类学习、生活、工作的深刻影响,《人文的互联网》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能够静下心来,很享受的阅读经典,既有客观现实生活的制约,更是主观意识的蜕化。我们可以躺在床上,津津有味的刷屏,一两小时不知不知觉的过去了,我们沉浸其中,徜徉在互联网时代的无限空间和海量信息之中,最终,就像把几百个钢琴键堆放在钢琴家面前,我们能够得到的也许就是一堆乱码。“把信息当作知识,对知道的事情不加思考,用常识代替学识......不足以分辨信息与知识、知道与思考、常识与学识的区别。”不知觉中,我们往往把需要验证求实的信息,不经思考就当作可靠而确定的知识,并当作鸡汤转发给亲人和朋友圈。当然,我们害怕的不是手机,不是智能化的电视本身,担心的是使人愚傻、浅薄、冷漠、偏执。

  有人类的历史几十万年,有文字的历史五千年,有书籍印刷的历史上千年而已。上千年来,书籍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纸质阅读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读后感应该是互联网阅读无法取代的,但互联网必然带来广泛并且深入的影响。为什么我们写作能力有所退化,与互联网背景下的碎片化浅阅读有无因果关系?经典的阅读是一种人生自觉,它引导人的智识进程,引导人在批判性思考和不断反思中探寻生命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互联网给人类文明带来的进步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过去,有一本新华词典就是一个学生的宝贝,辞海那样的大部头一般家庭和学生是很难拥有的。现在,万能的搜索可以提供任何你想要甚至你想不到的答案和结果,办公智能化,家居生活智能化,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捷。机器人的出现更是打破了我们想象的边界。

  但是,正如汽车虽然成了人的代步工具,但人们仍需要坚持走路跑步一样,万能搜索不能代替深度阅读和记忆背诵,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电脑硬盘!

  互联网、手机、智能机器人,应当成为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带来太多的教训,核物理的技术应用就是最现实的警钟!基于此,互联网上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国家和利益集团的政治较量,个人和群体的利益交织,正义与邪恶,真实与谎言,诚实与欺诈……这算不上洪水猛兽,我们要更加关注的是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果背离人本思想,背离人性的真善美的本质追求,也许,那位北京教授预言的冰冷芯片会安装在你我,或者是你我的子孙后代的大脑中!也许未来的世界是人的机器还是机器的人,是喜是忧?作者:严汝青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