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读后感800字

  • 2021-02-06 12:1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这本书包含了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体裁的文集。分别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中篇1或短篇4。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插队的故事》写的都是作者史铁生在陕北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小说中描写了许多个清平湾的村民,一个又一个的苦命人,吃苦耐劳又穷困潦倒,其中有许多对话和山歌都以方言的形式来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西北之中。知青的故事我看过好几个,但史铁生笔下的知青生活除了艰辛之外还带着一股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快乐,他把青春男女之间那层欲破不破的纸写得神乎其神,让读者一下子没有了代沟,情不自禁的赞叹,这不就是我的青春期嘛!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毫无疑问詹牧师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这一生也没有取得足以让人书写的成就。然而他又是个看起来极其有抱负之人,在他身上有一种神奇的使命感,他能够自我神话他所做的事情。他无比努力的给自己营造出一种我很重要我很厉害祖国需要我的错觉,他像国家领导人那样的姿态与别人握手,写信给各国总统书写计策抱负,教授学生学英语觉得自己是在精忠报国,让人觉得可笑之余又有点可悲。也许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但大部分终其一生也就是个普通人,如詹牧师一样是个接电话的普通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而言无足轻重之人。何不学会接纳自己是个平凡的普通人,接纳真实的自己,抛去不切实际的幻想,轻装前行,脚踏实地的做好眼前的事情。

  《礼拜日》这篇小说有点儿村上春树的小说风格,有着大段大段透着哲理的对话,很多条主线同时进行,每一个小片段仿佛独立存在,仿佛都在预示着什么,又仿佛关联着什么,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让人迷惘的气息。这里有天奇和晓堃离婚的故事,有男人和女人的讨论面具与自由的故事,有妈妈和女儿互相关于理解的故事,有老人、鸟和小女孩回忆少年的故事,有狼群和鹿群角斗的故事。每个故事轮番上演,互相牵绊。

  《原罪·宿命》是两篇关于瘫痪人士的小小说,一个是只有头能动的十叔,只能透过镜子看着窗户外面的一圈小世界;一个是因为一根茄子被车撞坏脊椎而双腿瘫痪的人,没有早一秒也没有晚一秒,这就是命运。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