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蠹鱼录》读后感1000字

  • 2021-02-06 07:3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东京蠹鱼录》读后感1000字!

  读书人的情怀,时光的沉淀。

  今年的疫情,阻止了几乎一切走得更远的“在路上”的步伐,只能通过书册与文字来实现精神“在路上”的梦想。在《东京蠹鱼录》中,通过一位在日留学的博士尹志敏之笔,仿佛身处东京的神田神保町,不仅能够推开街上古书店的大门,闻到古书的芬芳,还能穿越时光,回到二十世纪之初,周氏兄弟、郭沫若、郁达夫在书店里寻书的身影历历在目,爱书人心心相惜的故事细节丰盛,读起来颇有些意思。

  正如周作人回忆中所言:“我就喜欢在东京的日本的生活,即日本旧式的衣食住。此外是买新书旧书的快乐,在日本桥、神田、本乡一带的洋书和书新旧各店、杂志摊、夜店、日夜巡阅,不知疲倦,这是很多人喜欢的。”一座城,与书店联系在一起,忽然一瞬间就风雅有温度了起来。

  在《东京蠹余录》中,还有一段话同样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书的聚散流转,东渡西归,永远是难以预料的,而这,也恰好是旧书店之魅力所在。”能够有一家或几家常常光顾的优质旧书店,不啻是读书人的梦想之一。阅读作者笔下以神保町为圆心的周边一众风格各异、定位各有特色的新旧书店,从郭沫若常常光谷的文求堂,罗振玉等当作古书战场的琳琅阁、周氏兄弟经常订购书目的丸善书店、内山书店……会忍不住遐想,自己身处于此片读书人的福地,会是何等神仙的体验。然而,这一切不过只能停留于想象而已,包括文求堂这样传奇的古书店,不少已逐渐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徒留下文人佳话与读书人的缅怀与情怀。

  书店的风格和经营者本身的性格与坚守关联很深,即使是一家书店,不同的掌门人,亦会留下不一样的痕迹。很多追随书店几十年的书友都写下了令人动容的文字,其中一位九十岁耄耋书友的书信合上书页仍久久萦绕:“一代为人奇恣纵横,二代为人稳重平直……人生如幻如电……现一切妄念俱消,唯书册之爱不减,年齿增添,更趋醇厚。”

  读罢全书,我想自己可能理解了“蠹余”二字的重量。所谓书蠹(书虫),面对自己喜欢的书店与古书,大抵多少是怀有痴迷的心态的罢。而一个“余”字,既是余音袅袅,念念不忘,仍有回响,亦是对于逝去时光与逝去书店的那份余留温度的追索。即使有了互联网的冲击,很多古书店为了维持生计,亦进行了融入时代的改革,有的仍在挣扎沉浮的边缘,但是幸好,总有一些东西余留了下来。读《东京蠹余录》的时候,我想起了上段时间读过的《书店日记》,虽然风格不同,在世界各地,这种对书羁绊的情感一脉相承。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