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06:0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捕捉每一缕思绪-《零秒思考》读后感1500字!
作者:瓦西里桢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思考的理解,就是坐在书桌前正襟危坐,始于书桌,终于书桌。我是学设计的,干的就是无中生有的活,“思考”就是职业的核心。我深知思考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一想到要思考就会很抵触。但是没办法,生活得继续下去。于是我给自己自嘲了个名字,「ku坐的little」。ku代表“哭”和“枯”。可以想见我的痛苦和无奈。
开始看这本书不外乎源于垂死的挣扎。我想要摆脱这种状态。之前很多次的挣扎都无济于事,本来以为这一次也一样,没想到还真有点不太一样。书写得非常非常啰嗦,可是作者用他啰嗦的语言改变了我长久以来对“思考”的固化认知。
整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只有一段话:随时随地地在一分钟以内快速地将想法记录下来。可是为什么我认为这短短一句话改变了我对思考的认知呢?一直以来我会下意识地把思考“固化”为一个在书桌前正襟危坐的形象,始于书桌,终于书桌。可是大脑不会因为你离开书桌了就停止运行,也不会因为你现在坐在书桌前了就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运行。大脑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想法,有价值的,没价值的。有意义的,没意义的。这种感觉在冥想的时候最为强烈。那些纷杂的思绪喷涌而来的时候,你甚至会质疑“这强烈的脑内活动真的来自于你自己么?”。作者给出方法的关键就是抓住这大脑活跃的时刻,将脑海中的想法捕捉下来。而笔记只是实现捕捉的一种方式而已。它帮助我们把思考具象化。
可是这种记录跟我们平常的零星的记录灵感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这个方法不仅要求我们记录瞬间的灵感,而且要求要记上4到6行;不仅要记正文,还要写上标题。以前我经常随手记录灵感,但是有时候因为太“随手”了,短到只有一个短语,一个词,以致于我之后都不能充分回忆在那一瞬间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更别说充分挖掘“那一瞬间”的脑力了。
这“三言两语”过于概括,以致于在后期失去了延展性。因此我非常赞同作者的建议,写灵感的时候要写上四到六行。当写得多了,这些被先写下来的文字甚至可以进一步激发其他的想法。
作者还要求写上标题,在我看来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因为标题在带给你限制的同时,也带来了通往标题背后更广阔世界的阶梯。每一个标题就好像是一扇门。读后感在我们意识到它并且将其写下来之前,它们一直隐形地存在着,将我们和它们背后的世界隔开。但是将这个标题写下来的过程,就像是你自己给创作了一把钥匙,这个隐形的门顿时出现我们面前,并且开敞着向我们展示它背后的世界。这个道理就像是,当你问自己,房间里面有什么,你不会想到蔬菜水果牛羊肉,想到的大概率是冰箱,椅子,床;可是当你问的是,房间里的冰箱里有什么,你就很容易联想到这些食物。当你给了自己一个限定,其实也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私以为,此处的“标题”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这个方法除了将“思考”从正襟危坐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还有一个好处在于把自己从心理的禁锢上解放出来。
“在这种应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过度注重自己能不能做到、优秀不优秀、聪明不聪明、有没有受到表扬。在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下,他们并没有发挥出与生俱来的能力。”
我们从小被灌输慢工出细活的观念。然而一旦开始“慢”下来,我们的思绪就会不由自我被“结果”所控制。这是不是最终想要实现的?是不是会被接受?如果不被接受怎么办?可是讽刺的是,一旦我们开始进行这种对“结果”的怀疑,往往当下的事情就不能被做好。想象中的坏结果可能就会演变成真的坏结果。因此这个方法中所限定的“一分钟”实际上就是不给“自我怀疑”留有任何余地。写出了好点子当然皆大欢喜,就算写出来了坏点子,反正也就是浪费了一分钟而已。
然而书桌前的枯坐时刻和这散布与生活中的时刻记录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思考不能成为无根的浮萍,它们需要成为我们有所产出的养料才行。而在书桌前的思考就是将这零星想法汇聚在一起,编入我们的知识网络的过程。只有生活中的思考记录,这些好点子最终只会流于表面;而只有书桌前的枯坐,“思考”最后会演变为无源之水,最终油尽灯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方活水,汩汩向前。这篇文章就是用这方法写成的,思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