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之旗》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6 00:2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雾之旗》读后感2000字!
作者:包丽新
《雾之旗》是日本推理小说大家松本清张的作品,讲述了一名工薪阶层的年轻女子为解救被捕入狱的哥哥,向知名大律师求助遭到拒绝后,始终无法释怀,最后抓住机会对律师复仇的故事。
小说全篇一共发生了两个案件,一个是女主人公桐子的哥哥由于自己的疏忽,遗失了一笔公款,不得不借钱还款。债主的突然遇害,所有证据都指向哥哥是凶手,桐子为了救出从小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哥哥,特意从九州到东京想请知名律师大冢为其辩护。非常不巧的是,当天大冢一心想的是和情妇径子幽会的事情,再加上案件本身没有太多吸引力,便以桐子无法支付高额律师费用为由,拒绝为其辩护。
桐子对此事耿耿于怀,一度认为堂堂大律师不过是个认钱不认人的卑鄙小人,法律制度也只是给有钱人的特供服务,而穷人只能无奈的接受审判。没过多久,桐子的哥哥在狱中不幸身亡,至死也没有洗脱罪证。
知道了桐子哥哥死讯的大冢受到良心的谴责,决定从头调查案件,终于发现了被公派律师疏漏的有可能证明桐子哥哥清白的细节。虽然已经于事无补,但是这个案子,尤其是桐子对他的指责和失望像一个魔咒,一直让大冢久久难以释怀。
背负着哥哥杀人罪名的桐子在老家无法安身,走投无路的她跟随友人来到东京成了一名陪酒女,对大冢的积怨一点也没有减少。机缘巧合认识了酒吧老板的弟弟,更巧的是,老板的弟弟和大冢的情妇也有一层男女关系,极大的勾起了桐子的兴趣。桐子在一次跟踪老板弟弟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他和大冢情妇的秘密幽会地点,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第二个案件,老板的弟弟被杀害。在凶案现场,桐子与大冢的情妇第一次见面,慌乱之中,情妇为了求桐子证明她的清白,把自己的身份交代的一清二楚,而就在此时,桐子终于看到了报复大冢的机会。
面对警方的审讯,桐子一口否认当晚见过大冢的情妇,从而让其无法摆脱杀人的嫌疑。也就在这一刻,桐子与大冢的位置发生了转变,本来一个是高高在上,受人尊重的律师,一个是昼伏夜出,“无家可归”的陪酒女,随着案件调查的展开,有家室的大冢与情妇的关系被公之于众,大冢不仅面临家庭的破碎,情妇的入狱,舆论的压力,也将面临律师职业的最大危机。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曾经愿意花费所有积蓄,恳请大冢为其辩护,依然被拒的桐子。大冢为了获得桐子的帮助,放弃了自己所有的尊严,甚至跪在桐子面前请求她作证。走投无路的大冢只得任由桐子的摆布,最后,桐子布局,以大冢强行取证为由,彻底了结了大冢的职业生涯。复仇成功的桐子,消失在东京的街头。
全篇文底功力扎实,语言干练简洁,尤其是对案件卷宗内容的详实记录,更是非常专业,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个经历司法过程的真实案件。小说企图通过一个普通人的遭遇来表现底层人民请律师打官司的困难,进而反思法律的公平性。作为社会派推理小说,这样的立意本无可厚非,只是作者塑造的这个律师形象让人恨不起来,无论是最初拒绝接案子,还是中途受到自责,加班熬夜分析卷宗,都很难将其定义为反派,甚至最后被桐子逼到了死角,也依然没有做出任何违背律师道德的事情。反倒是女主角一开始的坚毅决绝,到最后竟演变成了处心积虑。从一个不谙世事,单纯青涩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老练圆滑,深藏不露的女人,让人不禁感叹,大城市果然锻炼人啊。
案件本身相对简单,并没有过多扑朔迷离的部分,全篇也并未出现真正意义的侦探,没有匪夷所思的谜题,也没有出人意料的逆转,读后感甚至全篇出现的两个案件到最后都没有找到凶手。整个故事最大的漏洞在于第二个案件里,案发当晚,桐子与凶案现场的管家有过接触,如此关键的证人,警方和大冢居然都没有对其调查,强行把桐子变成了唯一证人。试想一下,如果调查了管家,通过其指认桐子当晚确实到过案发现场附近,那么桐子自己提供的不在场证词将被推翻,大冢情妇径子的嫌疑洗清,尽管可能还是没有找到凶手的直接证据,但也能证实其清白。
读完本书后,对大冢律师的悲惨结局感到一丝惋惜,觉得桐子做的有些过分了。可能松本清张大概就是想告诉世人,人内心的仇恨会有多深、多可怕,设身处地站在桐子的角度想,她相依为命的哥哥死了,她就是这么恨大冢,这是没办法的事。
很明显,这种价值取向即便在现在的中国仍然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如果说一个简单的推论是帮助他人是理所应当的,而拒绝帮助他人也是理所应当的,那么这种理念的结果是社会中的人都形成这样一种自觉,绝不轻易地求助于人,同时,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如果身处这样的社会中却没有形成这样的理念,最终将会付出代价。所以我们容易看到,日本人是乐于助人的,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在松本清张的故事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价值的界限是含混不清的,绝对的好或者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实上松本清张的作品中真正所透漏出的东西既不是恶,也不是善,更不是所谓的推理,而是在于个人对于所处社会中价值本身的探究。不同的人读完同样的故事,会对作品中的角色作出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与读者本身所处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只要作出判断,就会落入社会化的价值语境中。
要摆脱这种试图作出判断的两难困境,只有从更高的维度来认识事物。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一旦我们要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他们中任何一人都是无法简单地定义善或恶,而是处于某种模糊的状态中。而这种模糊的状态既非善亦非恶,而只是现象本身,如果非要从现象去概括观念,就不可避免的附着上个人的价值理念。所以,以超越的观点看,只能把价值还给现象。如果说,作者笔下的悲剧性是社会的常态,我们最终所能做的只能是感受他人的痛苦从而同情社会本身。
所以,这本书在揭示人性的方方面面,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