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5 23:2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米格尔街》读后感1500字!

  作者:风絮

  踏上回家的路,心里总是翻涌着对曾经的眷恋。小城里未曾改变的街道,熟悉的亲朋,以及往事一幕幕似乎都在轻声的呼唤:“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但居家日久,却又渴望挣脱,去那个繁华的地方继续在璀璨霓虹的映衬下,兑现自己对自己许下的承诺。于是,故乡的小城成了我们回不去的他乡。

  回到1950年,当奈保尔离开小岛特立尼达来到牛津求学,当他选择在伦敦独自打拼,或许他也和我们有着相似的体会。

  于是,他从故乡汲取养分,将内心的矛盾诉诸笔端,写就了他的成名作:《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童年时期生活的位于特立尼达西班牙港市的一条小巷。在外人看来那是贫民窟,是藏污纳垢的社会底层,但在奈保尔心中却是心心念念的故土。那里有“诗人”,有“艺术家”,有一个个可爱可憎又可怜的小人物。

  奈保尔笔下,那些发生在米格尔街的让人笑中带泪的故事,映射在你我心中,或许能让我们更明晰:我们究竟为什么选择背上行囊离开温馨的小城,走向充满残酷竞争的未知世界。

  大城市的灯是群聚的,但它散发出的热源却永远不够温暖一颗漂泊的心。小城的灯是零散的,但他照亮的永远是回家的路。

  我们思乡情重,念的是小城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能是袅袅的炊烟,可能是沿街的叫卖,可能是记忆深刻的一件往事。就像在书中,儿时的奈保尔跟着伙伴们在皎洁的月光下,来到沼泽地,呼吸着大海散发的陈腐气息,拿着铁锹找螃蟹。这是童趣,更是生活。

  但当我们逐渐长大,当我们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小城的局限便显露无疑。就像在米格尔街,花炮师摩根励志做出最漂亮的花炮惊艳英国国王,读后感但却被称为“傻子”,最终将一切付之一炬。而B.华尔华兹想要写出最伟大的诗篇,最后却只能做一个乞丐在无人问津中死去。

  在书中,哈特曾说:“一个人开始嘲笑自己一直在奋斗的东西,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在缺乏平台的小城,你对理想的执着只会换来别人的不解甚至嘲讽。梦想破灭的一刻,恐怕会像作者离开华尔华兹的房子时一样,像个诗人,看到什么都想哭。

  大城市是冰冷的,写字间的隔板仿佛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暖流的传递。小城恰好是热烈的,围墙都不能影响彼此之间的善意的传播。

  在米格尔街,拥有八个孩子的劳拉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吵闹,在有芒果、李子或者自己做的糖饼时都会给作者留一份。而中级文学学士霍伊特先生,对孩子永远是鼓励有加,他自学拉丁文等课程,只为做一名教师为这些孩子传递文化。

  善良淳朴的小城人民让故乡的记忆变得温馨。当我们逐渐长大,开始试着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周遭,我们会发现隐藏在小城人民心中那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消极的生活态度。

  在米格尔街,博勒直到1947年才相信二战真的结束,他不相信报纸,看似谨慎实则固步自封,到最后连自己真中了彩票都不相信。哈特,作者心中最会享受生活的人却从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能自己感叹:“所有的人,一旦成年就甩头走了。”

  时代在变,小城不变,小城人的思维方式又远远落后于大城市。与其像哈特一样感叹:“生活真是活见鬼,你明知道麻烦要来了,可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望着坐着”,不如积极选择离开,到更快的节奏中迎接挑战。

  大城市是残酷的,早高峰地铁的拥挤让你从每天伊始便有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小城是闲适的,闲适到让你不知道究竟是慢节奏的生活导致了知足常乐的品性抑或正好相反。

  在米格尔街,你不要有多大成就,哪怕是驾驶清洁马车的车夫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贵族”。埃多斯穿着考究,每天最大的收获便是从富人区收获的“宝物”。但同时,仍然有人渴望在这极度匮乏的精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于是,曼曼把自己挂在了十字架,而比佛则走上拳台。

  正如作者在与母亲的对话中说的那样:“这里是特立尼达,这儿的人除了喝酒还能干什么。”小城群体流动性低,文化兼容性差,想要找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更是难上加难。

  在书的结尾,奈保尔写道:“我失望,是因为我走了,注定永远的走了,可米格尔街上的一切还是老样子,并没有因为我的离开而不有丝毫变化。”

  奈保尔选择了离开米格尔街,带着对儿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正如我们选择走进月台,走入人流,奔向北上广一样。当夜深人静,我们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想我们内心驻扎着的“米格尔街”,或许就能释怀,到不了的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