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5 23:04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灿烂千阳》读后感2000字!
作者:totoro
在看《灿烂千阳》之前,我已经看过了《追风筝的人》,两本书比起来,我觉得我可能更喜欢这本书。虽然对比起来,我其实觉得《灿烂千阳》的故事情节似乎更有明显的设计过的痕迹。如果说《追风筝的人》像一杯烈酒,那么《灿烂千阳》就像一杯茶,读完之后,那种余香一直留在心头,久久都没有散去。
《灿烂千阳》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展示阿富汗这么多年的战争究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创伤。战争,几乎让每个人都变得不完整。女主角Laila先后失去了她的两个哥哥,然后她的父母,她家的房子,还有她自己一只失聪的耳朵。男主角Tariq失去了一条腿,然后颠沛流离去了巴基斯坦,失去了他的父母。Mariam一直在失去,不仅仅是因为战争。Rasheed失去了他的店铺,继而引发自己把命都丢了,虽然他确实是活该。Jalil失去了他的老婆和女儿还有儿子。Aziza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属于她的完整的家庭。Zalmai失去了他的父亲。然后这些人在不断地失去从小到大认识的玩伴和朋友,失去他们的家园。
这本书的主线是两个女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从最开始毫无关联,到后面因为Laila家里被炸,然后被Rasheed救了之后,14岁就成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人的儿童新娘之后,两个人和Rasheed交织在一起的悲欢离合。在这样的一个故事线的背后,是阿富汗这几十年来,先是阿富汗共和国,然后是被苏联侵略,然后苏联人走了之后是阿富汗的内战时期,再是塔利班时期,然后是九一一之后美国的轰炸,直到新政府成立。其中有一个要特别提到的是,书中写了巴米扬大佛的被炸,这个是让人觉得很心酸的。巴米扬大佛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见证,现在就这样没了,哎,几百年的文化遗产呐。
Mariam本来是一个私生女,是老爷Jalil和仆人意外的一个小孩,所以她从小就被诅咒,而且住在山上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母女相依为命。直到十四岁那年,冒死去见她的父亲,逼得她母亲上吊自杀,然后被她的父亲的几个老婆被送给远在喀布尔的一个四十多岁的鞋匠Rasheed当老婆。然后因为一直无法生育,所以备受折磨,可以说是尝尽了生活的辛酸。
因为苏联人的侵略,阿富汗发生了暴动,很多阿富汗的青年去参加了圣战,这样的背景,导致Laila失去了去参加圣战的两个哥哥,Tariq失去了一条腿,Mariam的爸爸Jalil失去了他的一个老婆和女儿,还有去参加圣战而一去不复返的儿子。后来俄罗斯人被赶走了,阿富汗陷入了无止尽的内战。这个时候,Laila失去了她儿时的玩伴,在路上被炸飞了连尸体都找不到。继而她儿时认识的好多人都相继离开了喀布尔,包括青梅竹马的Tariq。在Tariq离开喀布尔的前几天,他们发生了关系。在Tariq走后的几个星期,就在Laila一家准备走的时候,一颗炸弹打到了Laila家里,击中了正在家里收拾行李的父母亲,她因为在屋外逃过一劫,不过也被炸得满天飞,最后一只耳朵失聪了。她父母都死了,而且是尸体炸得四分五裂。她被她的邻居Rasheed救了,在走投无路,被Rasheed收买的人告知Tariq已死,而且意识到自己已经怀孕的情况下,她同意了Rasheed的要求,嫁个了这个快60岁的老人。然后Mariam和Laila这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生命,就交织在一起了。后来,Tariq回来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Mariam用敲打死了Rasheed,然后自己也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石头砸死。Tariq和Laila在巴基斯坦的度假小镇穆里Murree当了一年的酒店清洁员之后,终于又回到了阿富汗,先是去了Mariam的故乡Herat,然后回到了喀布尔,接管了当地的孤儿院。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几度看不下去,也哭了好多次,真的是太惨了。他们本来也是可以安安稳稳生活的人,和你我一样,但是因为战争,身体上,精神上,可以说千疮百孔,他们的家乡,也是满目疮痍。
我为什么会给这篇评论取名字叫乡愁,主要是我对这个结尾的一点看法。就我个人来说,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结尾,为什么?太圆满了!如果我来写这个故事的话,读后感我可能会写他们的生活在巴基斯坦,然后就戛然而止,其实这个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生活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作者这样写,我觉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把他自己的乡愁,寄托在了男女主人公的身上。作者本身是移民到了美国的阿富汗人,我可以深深地理解像他这种小国家,特别是战乱国家的人移民美国之后那种失落感和有家回不了的感觉,就像可兰经和穆斯林文化里面提到的呼愁一样。但是,他这样写,在我看来,确实太圆满了,以至于我真的觉得这个故事不应该这么圆满。
因为这本书我看的是英文版的,所以我没有留下什么摘抄。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是写得很值得一看的。
在把书放到书架上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了,硬壳书的那个壳是绿色的,应该是模仿可兰经的设计吧?这也算是作为穆斯林教徒的虔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