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令》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5 22:44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中国节令》读后感2000字!
2020年6月21日是父亲节,很多人并不知道也是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要说我们大中华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绝对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显示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大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宝库。
那么,古人是如何发明出二十四节气的?中国节令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有哪些习俗?它们又有哪些文化内涵与隐意呢?
《中国节令》这本书讲的是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明清两代的节令习俗和节令文化活动。作者林永匡和王熹通过爬梳要典、方志、笔记、文集、书信、诗歌、碑铭、墓志等典籍,对中国古代节令文化进行剖析、总结、研究,详细阐述了中国节令的发展演变,可以说这也是一部古代中国节令文化史。
所谓节令是指节气、时令。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制定历法时,以二十四气来分配十二月。在月首者为节气,在月中者为。
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是十二个节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十二个中气,合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也说明了我国古人的智慧非凡。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时令又称为月令、岁令、政令,所谓“时令,随时之政令。”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事生产关乎民生大计,所以古代天子居明堂,行月令,是很隆重的事情。要“布德奉法、起居服色、郊天祈谷、祀祭禖傩、礼乐、历候、布农事”等,内容涉及“劝桑蚕,出禄,发赈爵赏,兵戎,礼贤,聘士,赞杰俊...”(《月令广义》),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对生产来说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正如荀子所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再比如农事生产的“清明下种、谷雨下秧”。
至于为什么把24节气作为一年四季的标志和界定。在中国古代,对春夏秋冬和二十四个节气本身都有明确的解释。
比如,四季的意义:
春:也,动而生也。
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秋:緧也,緧迫品物,使时成也。
冬:终也,物终藏也。
二十四节气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与此相关联的物侯观。从时序上每月六侯,有各种应时出现的物侯现象,这与各个节气之间都有关联的。
比如,孟春之月(正月)的物侯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獭祭鱼。候雁北,草木萌动。仲夏之月(五月)的物猴为,螳螂生,䴗始鸣,反舌无声,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中国古代四时有节的节气,就是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对岁时气象,物候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古代历法的伟大创造。
关于节令文化活动,《中国节令》告诉我们,中国古代节令文化内涵宏富,外延广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历朝历代,传承相继,履盛不衰,故最具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构件和组成部分。
节令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大系统”而言,则又包含着“时”“空”“人”“文”“地”“物”“节”“候”等诸多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又是通过“四时”之有节的“节”和“令”加以聚光。
中国的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的季节气候。简单来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的一种节气时令,也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共同遵循的一种“时序”与“生物自然钟”
以夏至和端午来说。
夏至是:“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是白昼最长的一天,阴气和阳气相争,万物的生死在此时分界。
夏至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古代帝王要在都城北郊祀地,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文武百官放假三天,回家祭祖,与亲友过节。《汉书·郊祀志下》记:“夏至祠地,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亲郊拜。”说的就是夏至祭祀的文化。
夏至的时候,君子要斋戒,居处必须遮掩身体,不要急躁,要节制欲望,不要有所冒进,要淡薄口味,要安定心气。这也是炎炎夏日的养生之道。
端午在夏至之后,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第一个五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故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唱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唐玄宗有诗曰: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讲的也是端午节。
战国时代起,北方中原地区的人们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当做驱邪之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南北地方的岁时节日风俗,比如端午节也产生了交流和融合。虽有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或饮菖蒲酒,但是端午节已不再纯粹是“恶日”,出现了不少娱乐活动。比如,斗百草之戏,赛龙舟。
每逢这种节日,天子要通赐百官宴。比如,明代每岁节日时,天子要赐给百官饮食于午门外。还要举行庆典,祭祀祖先。特别讲究。
古时的很多习俗,也延续了下来。比如,现在我们过端午,有赛龙舟,拜神,祭祖,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习俗。
端午时节,高温湿热,蚊虫滋生,人们的食欲下降,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健脾开胃、祛除燥热,这些随节日而生的饮食习俗都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独特的节令习俗,比如,立春的鞭春、打春牛,正月初七的吃煎饼、剪彩、做,元宵节的祭蚕神、迎紫姑,二月二龙抬头,打社,饮福,重阳节吃花糕,喝菊花酒。等等。
总之,我们的中国节令文化活动,兼具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同时,还具有民族性,群体性和延展性。就像《中国节令》里说的,明“史”可溯“源”,鉴“古”方知“今”。通过对中国古代节令文化的剖析、总结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历史场景,并由此寻求“新”的创造“源泉”,激发出“新”的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