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读后感1000字

  • 2021-02-05 21:42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一位世纪老人对自己人生的回忆和记录,娓娓道来的生活、学术和经历,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学术探索的好奇心和研究的无限谦虚和严谨,让人感动。

  饮用感动中国2006年对季老的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童年虽然贫苦离开母亲,但是充满了乐趣,酷爱读书、学习英语、抓吓捕鱼充满了乐趣,不觉得读书煎熬无趣,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了乐趣而且日复一日坚持。

  -少年因为童年的累积少年时光发光,一次考试的名列前茅所以发奋读书,但是谦虚的季老在回忆的时候却说这是虚荣心作祟,我觉得就是努力的果实加上成绩的正反馈的结果。

  -十年留德时光,虽然描述了孤独清苦的生活情况,但是也感受到了读书的专注和沉浸其中的幸福。

  -回到祖国,描述了关于梵文、佛教、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史、吐鲁番文化、比较文学等相关的研究论文的阐述,把原本觉得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写的充满了乐趣。而且季老本人是相信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直抱着十分可观公允的态度评价文化本身。而且在行文间老人的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也是让人十分崇拜!最后的跋“我尝问先生:“你所治之学,如吐火罗文,如大印度佛教,于今天何用?”他肃然答道:“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严谨的治学态度发人深省。此其一令人尊敬。先生学问虽专、虽深,然文风晓畅朴实,散文尤美。就是有关佛学、中外文化交流,甚至如《糖史》这些很专的学术论著也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虽学富五车,却水深愈静,绝无一丝卖弄。此其二令人尊敬。”

  -文革:在最后一章写到这段痛苦的日子,甚至想到轻生,但是依然最后选择活着,甚至在当门卫的时候还翻译了几百万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可怕的十年,却依然选择坚强。

  -如此有趣、如此有热爱的人,却说觉得自己是个枯燥乏味的人,而现行社会及时行乐的快感永远无法替代文化的积累和心流。引用书中“我已经活过了八个多十年,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读后感但是,在读书条件和读书环境方面,哪一个十年也不能同哥廷根的十年相比。在生活方面,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所有的玩的东西,我几乎全不会,也几乎全无兴趣。我平生最羡慕两种人:一个是画家,一个是音乐家。而这两种艺术是最需天才的,没有天赋而勉强对付,绝无成就。可是造化小儿偏偏跟我开玩笑,只赋予我这方面的兴趣,而不赋予我那方面的天才。《汉书·董仲舒传》说:“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极想“退而结网”,可惜找不到结网用的绳子,一生只能做一个羡鱼者。我自己对我这种个性也并不满意。我常常把自己比作一盆花,只有枝干而没有绿叶,更谈不到有什么花。”

  一位充满了生活乐趣深入钻研学术却称自己为杂家的大家,跃然纸上,觉得有趣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