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的献祭》读后感800字
- 2021-02-05 20:5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在那多上一本的《19年间谋杀小叙》的评论中,就写过那多有意识地将创作向文学性一方面靠拢,而不仅仅将精力都用在讲述一个怪力乱神、耸人听闻的怪谈故事之中。而从《19》的效果以及市场的反应来说,那多的这种转型得到了读者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现在这本《骑士的献祭》,就是他转型纯文学风格后推出的新作品,毫无疑问,也是延续了之前的创作理念。
与《19》类似,这本书也是脱胎于真实的案件。如果是一般的新闻通讯,往往就会以凶手本人的自述作为视角,坦白其作案动机与作案手法。不过那多却为其设计了一个“追凶”的框架,整个故事的呈现,是通过办案人员的推理一点点展开。推理小说这么来写理所当然,但也就是这点改变,让故事更像是一个小说。况且开头对于尸体发现的一段的描写,确实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在文本的叙述中,叙述视角同时兼顾了凶手本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并没有使用全称视角的描写,通过有意识的对凶手想法的遮蔽,也增加了文本本身的复杂性,让“动机”成为本书最大的一个谜题。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人物啊的设定与描写,并没有太多的亮眼之处。虽然本书的宗旨是在歌颂爱情,但实际上也不过是照单点菜而已。这对曾经创作过“星座爱情”的那多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作案的动机本身理应让人感动,但真在阅读的时候,也不过如此。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那多在讨论死者对离开家庭的动机的时候,非常的简陋。对于时代背景下的上海知青返青所带来的社会冲击,并没有展开,而是草草带过。这种情况下,女死者心理的转变的讨论,也显得很局促。
当然,人物描写中也有精彩之处。在对女凶手的塑造中,对其女儿的描写,可以看作是侧写来反映出死者的性格。这点的技巧性还是很强。读后感但是还是如上文所写,对女死者的性格的了解,不能够成为理解其动机的全部。女死者的形象展开的很不充分,人生最大的转折似乎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似乎单纯就是个人的性格造成的后续问题。这就让整本书的意义有所下降,成为一个可讨论空间非常逼仄的文本。
与《19》相比,这本《骑士的献祭》与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篇幅之上。《19》有四百多页,而《骑士》只有一半,字数也只有十万出头。在这样的容量下要写出动人心魄的内容,就更加考验作者的功力。不过显然,那多这份答卷,并不能让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