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山西古庙》读后感2000字

  • 2021-02-05 20:56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作者:杨冬

  连达先生的《寻访山西古庙》有“晋东南,晋南卷”和“晋中,晋北卷”上下两册。这套书可以理解为连先生的随笔,记录了他二十来年走访山西古庙的见闻和感受。书中的手绘的素描画是连先生几十年来工作的主要成果。虽然从绘画本身的表现而言,大部分绘画并不能说是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他去寻访古庙并且一一画下来这个行为实际上是想做一个声明,想表达某一种意思,所以实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行为艺术。

  我认为连达本质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古庙的宗教含义,而是其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对他而言,古庙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遗迹之路。通过寻访这些遗迹,连达激活了他内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从而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书中,连达记录他寻访到寿阳县泥庄大明寺。寺庙中唯一的一位僧人收留了他,并且给他提供了食宿。第二天早晨告别时,这位僧人告诉连达,认为他到处寻访古庙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这位僧人可谓是连达的知己。他作为佛教徒实际上看懂了连达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想法。

  连达的绘画大部分内容中规中矩并无独特之处。但是有两点很有意思。首先就是他几乎每次都不辞劳苦的仔细的画出了建筑的斗拱,即使这座建筑已经摇摇欲坠了。在这么远的距离下,人眼应该很难完全看清这些斗拱,所以连达对斗拱的描述很难说是存粹从写实出发的。我觉得,他在这里实际上是把斗拱作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即代表某种延续的文化精神。所以斗拱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元素,是他的图中“画龙点睛”的“眼睛”。在面临坍塌的破庙上的斗拱更给人带来一种千年传承的文化种子“不绝若线”的感觉。

  其次,连达对于破庙从来不粉饰,而是直接画出了它摇摇欲坠的样子。毁损的建筑构件,屋顶长出的野草,荒废的庭院,都一一在目。连达描绘这些古庙的“破”的样子似乎是想表达他对那些注定消失在历史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无可奈何。他在文中多次表达了他是在争分夺秒,尽量乘着时光吞噬很多破庙前画下它们最后一幅像的意愿。那么这些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那些庙的遗像吧。

  在现实中,山西古庙目前面对三个问题。一是年久失修导致倒塌。二是过度维修导致失去原先的样子。三是猖獗的盗窃文物。这三个问题都在使我们失去历史的遗产。倒塌后的古庙固然不存在了,过度维修后的古庙(或者其它建筑)实际上已经不具备原先建筑的文化因素,因此和消失差别也不大。比如,在书中连达特别记载了桃桃山铁梁桥。该桥系明代所建,当时已经破败严重,立在干涸的河床上。然而,本书出版后,该桥还真进行了维修。不过,被全面用水泥加固,基本不再有古桥的样子了。这就是一个乱维修的典型例子。

  盗窃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他记载到介休的师屯北广济寺。一入大殿,可见佛坛上的三尊佛像都被斩首并且开膛破肚。盗窃分子经常偷窃佛像的头部,作文www.isanxia.com估计是私人收藏市场有需求吧。岂不知这些孤立的佛首,虽然可能可以被某些私人博物馆收藏,已经脱离了它们的文化母体,因此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们的文化属性。本来,它们可以告诉很多很多内容。比如,这些佛像想传播的佛教道理,或者当初工匠的想法,以及建立寺庙的历史背景等等。现在即使它们在私人收藏者手里得到了最好的保护,也只能给我们带来一丝未知的佛祖神秘的微笑而已。

  由于盗窃猖獗,也给连达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大部分寺庙通常都是对外关闭的。因此,为了画古庙,连达得设法找到管理寺庙的人员。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管理员都是当地农民兼任因此不是随时在场的。所以找到人开门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此外,很多村庄对于像连达那样对古庙感兴趣的外地人特别警觉,唯恐他是盗窃分子,这个也不止一次的给他带来了误解。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村民们至少对保护自己村庄的庙宇还是持积极态度的,这个也许可以给文物保全带来一丝希望吧。在连达的书中还特别记载了一些当地的古建爱好者。他们往往有一份收入低微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之余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本地的文物古迹。比如,书中提到的祁县老李,阳泉李老弟等等。他们都在不同阶段给连达各种帮助。从文化意义上讲,这些人“活着的古庙”,他们比死的建筑更为珍贵。

  也许,大部分山西的古庙最终的命运就像山西长城的敌台那样,其命运也就是归于尘土而已,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我们应该感到幸运的是有大批类似连达的研究和保护古庙的普通人。这些人实际上就是中国地方文化的载体。正是他们的存在保证了中国延绵不绝的文化传承。所以本书记录的不仅仅是古庙的故事,从另一方面讲也是那些爱护古庙的人的故事。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