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读后感1000字

  • 2021-02-05 20:2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老塔的心里话合集,在里面不仅探讨了电影,更大的篇幅还有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这本书也可以叫做《一个艺术家的良心》,俄罗斯人真的是很喜欢反思的民族,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流传下来的传统可见一斑。

  看得出老塔最喜欢的是自己的《镜子》,反对爱森斯坦,反对杂耍蒙太奇,热爱自然主义,热爱布列松。对于老塔认为的电影需是纯粹诗性的理念我不太赞同(也看得出他对单纯叙事或故事构造和好莱坞式营造电影的不屑)有些地方也显得过于独断专行(认为电影就是应该以非逻辑语言叙事,让观众用心感受)

  老塔提到一个概念很有意思,认为没有人可以代表人民,然后说出“你的作品人民看不懂”这句话。诚然,这样的观点是更为精准的,但同样,老塔自己也不一定能完全代表人民。尤其是《镜子》这种自传性极强的作品,以此为度作二元论划分未免有些太过自私了(老塔认为自己的《镜子》是感召之作,其他人的作品相比都未免造作),可书开头也写到,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镜子》的内容。尽管他认为观众需要带着认真的思考进入电影院,尽管他的作品都是真诚之作,但是否说明人民就只需要,或者更喜欢这样极端私人,而真诚的作品呢?是否好莱坞工业电影,那些商业化的,用钱堆砌的,按照古典叙事方式的电影,就上不了台面,人民就更不喜欢呢?

  老塔认为观众品味变差,就是因为这些可口可乐电影的出现。但观众是有选择权的,没有人强迫观众去观影。不能因为观众选择可口可乐而不是苦口良药,而去责怪可口可乐的出现。从这一点看来,老塔还是有些想当然了。

  的确,他出身在一个艺术修养很高,且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maybe也如他所说,他始终没有脱离群众在进行创作,但有时候能感受到老塔逻辑的不能自洽。

  真诚该如何定义?

  他说过,艺术家不应该以个人的喜好去创造作品,但争议极大的《镜子》正是他最为私人化,甚至去逻辑化的难懂的电影。(我很怀疑,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或者换句话,真正体察导演在其中想呈现的东西?)这是否与他自己的坚持相悖?老塔在谈论《镜子》的私人性时,反倒避开了自己之前所攻击的这一点,而开始谈及:艺术需要观众花费精神去深度理解。我认为这样的论调未免有些双标

  但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之处,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毫不掩饰自我的导演,一个真诚的导演,一个真诚,坦率,时刻自省,带着那种幅员辽阔疆域中诞生的豪迈和对精神细腻体察的敏感,尤其是全书的后四分之一,对现代人精神沦丧,企图以物质替代精神追求的论调仿佛一个耳光,抽的我生疼。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