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

  • 2021-02-05 05:44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1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看的话,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有一只蝉,它夏天忙着唱歌,秋天忙着跳舞,一点也不准备过冬的粮食。而勤劳的蚂蚁兄弟们已经准备了许多好吃的。

  一转眼,秋天过去了,大雪盖到大地上,那只蝉被冻得瑟瑟发抖,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而蚂蚁津津有味地吃着他们秋天准备地粮食。

  于是,蝉去问蚂蚁讨吃的。看着蝉狼吞虎咽地吃着,蚂蚁说:如果你在夏天唱歌,秋天跳舞,冬天也只能饿得发抖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不能像蝉一样,整天吃喝玩乐,不准备粮食,到冬天向别人讨吃的;要像蚂蚁一样,勤奋劳动,冬天才不会饿肚子。现在我们应该勤奋学习,长大才有一番作为,才能开创一份大事业。让我们记住这句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2

  《蝉与蚁》一文提及拉封丹以蝉和蚁为寓言,作者对蝉与蚁看法的变化。

  寓言中说道:蝉终天寄居在树上放歌,不知储粮,只活了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季。蚁则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储食粮,御严寒,顺利过冬。

  寓意是:人们应学习,蚁的勤劳,反之,摒弃喝足蝉的逸乐。作者认为是也。

  但当作者用心听蝉鸣时,又听出一点他意了。

  蚁储粮,未必是美德,蝉放唱也未必是恶行。换角度想,蝉只求吃饱喝足,别无所求。蚁,吃饱还得忙于储粮,只为延其生命,也许生命未延,粮食还没吃完呢!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蝉和蚂蚁》这篇寓言,主要内容是:

  蚂蚁是个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它把所有可食的东西搬到自己的粮仓里,无论何时蝉都不会跑到蚂蚁的面前嚷饿,并且还一本正经地许诺将来连本带利一并奉还。蚂蚁剥削蝉,厚颜无耻,还常常把它洗劫一空,借和还从来不存在于掠夺者的习性中。七月流火,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而蝉落在一棵小树,用钻头似的嘴,吸着汁液饱满的树皮,不久,被蚂蚁这些不速之客发现了这口甘泉,它们有的咬蝉翼,有的咬蝉爪,最胆大的一只咬着咬着蝉的吸管往外拽,蝉忍受不住,飞了,蚂蚁成了这口井的主人。经过五六个星期后,歌手的生命耗尽了,被抢劫时绝不退缩的蚂蚁看见了,毫不客气的把这些美食扯碎,肢解,然后搬回巢。甚至还可以看到蝉虽然奄奄一息,但翼还在颤动,可是小蚂蚁们便涌上去向各个方向拉扯,撕拽它。此时,蝉伤心至极。

  蝉太可怜了,原因就是因为它太脆弱,不坚强,太容易被别人欺压,蚂蚁,可恶,没同情心,恩将仇报,不过从它抢劫时决不退缩的做法上又让人感到一种无畏精神,只是没用到好的方面。这则寓言虽写的是昆虫,但它的中心思想却是教育我们要坚强,富有同情心,和无畏精神。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4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而事实是蝉并不靠别人。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是蚂蚁为饥饿厚着脸皮去抢劫。麻烦越来越多,最后这位歌唱家抛开自己所做的井。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们不应该贪婪过分,没有施舍心,也不能过于相信别人,你过于相信别人,得到的却是痛苦,一个善良的人,帮助的别人,是不图回报的,如果有一个人很相信你,你却让他得到了痛苦,这样,你会对得起你的良心吗?要做一个不图回报的人,善良的人什么都不会得到,但会得到一声:谢谢。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5

  在书中讲了专靠趁火打劫,丝毫不讲客气的乞讨者-蚂蚁;和心灵手巧,乐于与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蝉。蝉,一种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气多么炎热,它都会叫个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饮树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与音乐间。而蚂蚁却在趁火打劫,却在蝉身下偷取甜汁,把伟大的凿井者赶走,虽然甜汁很少,但蚂蚁认为喝一口足矣,因为下次还有机会。一等到蝉死了,从树上掉下来,搬尸者就会把它搬进洞里。是啊,蚂蚁是在准备食物,可那尽量帮助它渡过夏日的蝉!面无表情的碎尸者就是勤劳的蚂蚁。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蝉是只爱唱歌,但它也不是懒惰;蚂蚁并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它生活的一种方法。所以说,思考一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不然怎么会有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呢?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6

  自从我读了《昆虫记》中蝉和蚂蚁这个故事后,我才知道了真正的勤劳者。

  拉封丹的这个寓言家喻户晓:整整一夏天,蝉不做一点事,只终日站在树梢上歌唱,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当蚂蚁把储备的受潮食物放在太阳下晒时,一只饥饿的蝉前来乞讨,结果他遭遇了难堪的待遇。

  蚂蚁骄傲地问:你夏天为何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夏天我要歌唱,太忙了。

  哈哈,你夏天唱歌吗?蚂蚁毫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你冬天可以跳舞了!

  最终,这只可怜的蝉饿死了。

  可是,在这本书的作者——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看来,这一切都是造谣。其实,蝉才是真正的生产者。本来我也不信,可看了以后,便对蚂蚁有了一种看法。因为这是法布尔亲身观察的经历。

  蝉的嘴如同微型钻孔器,一面歌唱,一面贪婪吮吸着树里的汗液。就这样,它蚊丝不动,聚精会神,沉浸在歌唱和琼浆之中。

  可是,不一会儿,蚂蚁就会和其它昆虫前来抢夺浆汗,蝉被不罢休的蚂蚁赶走,昆虫们趁机痛饮。可是失去了水泵,便很快干了,它们又去折磨第二只,第三只蝉……蚂蚁真是一个强盗!

  蝉却是个失聪。只要避开它的六只眼睛,哪怕在它旁边放几十枝爆竹,它也无动于衷。有句俗语用它身上较合适:像失聪那样大喊大叫。

  书是可以治愈笨的。你看,不看书,哪知蚂蚁是强盗,哪知蝉是生产者,是失聪?这故事使我知道:蚂蚁是强盗,表现勤劳的人不一定是一个真正的勤劳者。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7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其他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丝毫不觉得痛苦。因为此时的它正用它藏在胸部的嘴———一个精巧且尖利如锥子的吸管,刺入饮之不竭的树干开怀畅饮。通常,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唱到口干舌燥时就钻通柔滑的树皮,因为里面有的是汁液,它只要将吸管插进钻通的孔里,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此时稍微等一下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所遭受到的意外烦扰了。因为每当蝉开怀畅饮之时,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也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并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这其中最多的就属蚂蚁了。

  抢食大军中身材小的家伙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铤而走险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身强体壮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躲到邻近的枝头。不过当它再转头回来时,胆子比从前大了许多,忽然就成了强盗,还毫不讲理地想把蝉从井边赶走。

  最坏的罪犯就要算蚂蚁了。我曾经见到它们紧咬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最后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更为凶悍的强盗,竟然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妄图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我们的歌唱家对此实在无可奈何,只好不得已抛开自己所钻的井,可怜地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了,终于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干得也很快,因此浆汁立刻就被吃光了。于是这个强盗就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试图得到第二次痛饮的机会。

  你看,真正的事实,难道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才是不折不扣的强盗,而辛勤劳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昆虫记蝉和蚁读后感8

  夏天,蝉喜欢在枝头上唱歌;而蚂蚁则喜欢在辛苦准备过冬的粮食。冬天,蝉上门来乞讨,蚂蚁说:‘夏天你在唱歌,冬天去跳舞好了!’。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从此蝉是一个乞讨为生的小人;蚂蚁是一个勤劳吃苦的好人。可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中的第五卷中的一个篇文章《蝉和蚂蚁的寓言》说法迥然不同。

  在书中专靠趁火打劫,丝毫不讲客气的乞讨者,是蚂蚁;心灵手巧,乐于与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那是蝉。蝉,一种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气多么炎热,它都会叫个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饮树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与音乐间。而蚂蚁却在趁火打劫,却在蝉身下偷取甜汁,把|||伟大的凿井者赶走,虽然甜汁很少,但蚂蚁认为喝一口足矣,因为下次还有机会。一等到蝉死了,从树上掉下来,搬尸者就会把它搬进洞里。是啊,蚂蚁是在准备食物,可那尽量帮助它渡过夏日的蝉!面无表情的碎尸者就是勤劳的蚂蚁。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判断一件事情要从多角度考虑,既要看见它的对,也要看到它的错,说像麻雀虽然是吃庄稼的,但它也是捕虫高手,狼虽然是吃鹿的,但是一但自然界失去平衡,狼就会消失,鹿就会太多,森林植被就会减少;猫虽然是捕鼠能手,但它也传播疾病;毒药虽然可以消灭老鼠,但它也会要了鹰和蛇的命……这种例子不可计数,导致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就是人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看不见日后的结果,结果不能决定一切,不能用一件事,一个结果就给一个事物定性。其实,蝉是爱卖弄喉咙,但它也不是懒惰;蚂蚁并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合理的利用。所以说,思考一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不然怎么会有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呢?

  曾子曰的:吾曰三省吾身。是啊,我们只指责别人的不对,而我们自己呢!是不是多次反省自己?不仅要多次反省自己,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只反省不够,还要要找到问题和原因,才可以及时的改正。

  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所以我们在干一件事时要多思考,不仅要看眼前,还要要想日后,不仅看好处,还要看坏处。把三思而后行当作你和我的座右铭,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三思的价值!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