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的琴声》读后感

  • 2021-02-05 03:0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听不见的琴声》读后感

《听不见的琴声》读后感1

  《听不见的琴声》是一篇令我感触至深的文章:在一次音乐课上,音乐家奥尔·布尔想测试一下学生,便拿了一把“普通”的小提琴和一把装饰精美的小提琴,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一把的弦松了,但的到的结果让然出乎意料——所有人因为一个人的选择而跟着盲从,真所谓“人云亦云”,待到老师公布答案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想反悔却为时已晚。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的启发是:别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有时还要认真去分析,从中得到真相。

  这样的例子在我身上就发生过一次:放学时,同桌看到了我的一支笔,就不经意地问道:“咦,你这支笔从哪儿买的?这么漂亮!”于是我把他带到商店里,因此我俩都有了一支一模一样的笔。

  可第二天就奇怪了,在月考时,我怎么找也找不到我的笔了,心理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他,并且也找到了我在笔上做的记号:“你这支笔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和我的一模一样?”可他硬说这是他的。

  而老师也帮着他:“笔在他手上肯定是他的,再说了,你们有没有区别,怎么能证明是你的呢?”我听了,正想解释,老师又插嘴:“好了,好了!多说无益!”可我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又不想在班上传播,便想了一个妙计——在干涸的河里钓鱼,老师果然中计,问:“你在做什么?”我慢吞吞地回答:“既然笔都会走路,那么干涸的`河里为什么钓不到鱼呢?”老师听了,茅塞顿开,让笔回到了我的手里。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多么好的一句格言,然而,反对盲从不仅需要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发掘事物的真相,还要有足够的胆识和魄力去认真分析。

《听不见的琴声》读后感2

  一次音乐课上,大音乐家奥尔·布尔让学生仔细听小提琴的琴声,判断哪把小提琴的琴弦松了。学生们都被奥尔误导,认为是第一把琴的琴弦松了。可是真实的情况是:那把精美的琴的弦松了。后来奥尔告诉了学生们做人的道理。正是这样,奥尔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

  这是《听不见的琴声》这篇文章所讲述的一个故事。是啊,正如文中所说的:“只有调试好心灵的琴弦,才能演绎好人生的交响乐。”无论是拉琴,还是生活,都要学会倾听,学会用心灵倾听,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不能被人误导,不能松弛了自己心灵的琴弦。

  生活中,人们总是会被别人轻易误导,相信那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心弦”。记得那一次,写作业时,我看了前后桌同学的答案,都和我的答案不一样。随即,我二话不说,把我的答案改了。老师将作业发下来后,自己原来的答案是对的,我把答案改错了。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依草附木不好。它不仅对我们没有好处,还害了自己。人们总是向着那些似乎有道理的人,却没有了自己的判断,可是结局总是与人们开玩笑,那种似乎有道理的人恰恰是坏人。想着自己帮坏人撑腰,至少有些尴尬。

  《听不见的琴声》让我懂得,当你松弛了自己的心灵,就等于是放弃了自己。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