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读后感

  • 2021-02-05 01:20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来一直认为有知识就是知道,就是会回答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小初中,教师追求的是小孩能够大声的回答问题,能够及时根据教师的设问,回答出教师设定的答案。就如文中说的:教师总是用这种观点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才能——谁善于把知识记住并且按老师的要求立即把他们“亮出来”,谁就算是有知识的和有才能的。结果是,知识似乎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兴趣不相干。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累赘、讨厌、希望尽量逃避的事情。

  “知识”和“知道”两个概念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知道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运用知识;而知识呢?它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因素并且只有吸引住思想和激起兴趣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就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自以为讲解透彻了,教学重点突出了,学生就掌握了,就会运用知识了。但是学生在当堂检测练习时,或者做试卷的时候,却发现总会错误百出,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学生抱怨说“自己上课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知识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加深时,才能存在。知识只有在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一条规律: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就越省劲。

  所以从这个道理中得出:要努力使学生把获得知识不当成最终目的,不把知识的'积累当做为了储存,要使知识流通起来,经常作用于脑力劳动,把知识当成一种手段,用知识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是初级目标,而学生学习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自己去发现,思考、分析、归纳从而获得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以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得以不断创新,推陈出新。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书中提到,知识最重要的成分就是语言,所以要让语言成为学生用来掌握知识的工具,把语言变成最主要的创造性工具。这就启示我们,真正的脑力劳动不应该是熟背、死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要自己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就是一种创造,它促使我们借助语言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正如:一只蝴蝶停落在菊花上,在晒太阳取暖……,孩子们不是在重复老师的话,而是说出了自己的语言,思想活跃、丰富起来了。相反,如果只去熟背别人的思想而没有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语言来表达,慢慢地,就会对语言冷淡、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