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的读后感

  • 2021-02-04 15:02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乌塔》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塔》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塔》的读后感1

  最近,我们学完了第七单元的课文,其中第27课《乌塔》让我受益匪浅。

  课文主要讲了14岁女孩子乌塔只身一人游历欧洲,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打工挣钱,阅读与那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准备得十分周密。

  从这篇课文中,我想到了中国的孩子,同样是十多岁,但能力却相差很多。一个女孩子,十三岁,她面对着沸腾得水壶,竟然不知所措地大叫:“妈妈,水开了,你快来呀!”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可是乌塔不是。她虽然也只有十四岁,但和中国的孩子比起来就显得成熟得多。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生存与寒风冰雨斗争,与狂风烈日对抗。而我们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经受一点点苦的能力都没有。

  我认为每一个中国孩子都应该学习乌塔,独立自立,让自己飞的更高,望的更远!

《乌塔》的读后感2

  《乌塔》这篇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独自游历欧洲的过程。

  首先小女孩在家里用了三年的时间来阅读有关欧洲国家的书籍,这说明乌塔是用的非常认真的态度在对待这一次旅行。然后小女孩乌塔是在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游历了整个欧洲,这说明乌塔具有非常强的独立能力,如果乌塔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的话她的家人就不会放心让她一个人去旅行;如果她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差的孩子的话她的家人也不会放心她一个人去旅行。

  总结一下乌塔的优点,再来看看我们现在,虽然她比我们大,但是也有非常鲜明的对比:乌塔在十一岁就开始自己准备这次旅行。而如果在中国可能在十一岁时的孩子还需要爸爸妈妈帮着收拾书包,帮着收拾衣柜。

  中国和外国的教育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我认为中国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但遇到挫折就只能向父母求助,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翱翔于蓝天呢?

《乌塔》的读后感3

  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篇文章----《乌塔》,乌塔让人不可思议,惊讶不已。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乌塔既勇敢又独立,她用三年时间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行程,而且不花家人一分钱,都是自己打工攒来的。乌塔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到一个地方,给家人寄一张明信片。

  我们同住在一块大陆上生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次我出去玩,身上穿着厚厚的外套,爸爸又开始罗嗦起来“别着凉”,又给我什么手机……而乌塔是个自强独立的孩子。

  “盆里长不出万年青”一个人只有自食其力,有独立的思想和能力,处变不惊,才能成大器。爷爷是农村长大的,事事靠自己,所以有出息,和乌塔一样,都会独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决定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学生。

《乌塔》的读后感4

  读完《乌塔》这篇课文后,我感触尤深:“一个仅有十四岁的孩子,竟然敢独自游玩整个欧洲,并懂得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旅行,利用假期不断地打工。终于赚足了钱,去旅行了,在她的旅途中,遇见了作者,作者与乌塔交谈后,发现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读了课文,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的父母们,正如课文中所说,中国孩子大多都是家里的宝贝,一般不放心他们独自出门。而且中国的有些孩子只有宏大的梦想,却无实际的行动,最后一事无成,我认为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跟乌塔学习,另外,我们中国父母,也应该试着放开孩子,让他们自己走出去,接受锻炼,即使无法成为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也能迈出勇敢的第一步,迈步走向成功。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不仅能独自游历欧洲,还能独自环游世界呢!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吧!

《乌塔》的读后感5

  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受益肥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14岁德国的小女孩乌塔一人在欧洲旅行的故事。乌塔特别细心,她早就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人力量单薄。

  她自强不息。中国家长认为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而乌塔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要孩子自由,经受挫折和磨炼。

  我读了本文,想了很多很多。我也是孩子却生活的方式不同,我已经上四年级了还需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调理生活,而乌塔却一人在外旅行,我总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钱来吃喝玩乐。乌塔在外面挣钱周游世界。就算我一人走在马路上还会东跑西跑的,乌塔却一人周游世界。

  乌塔就像一朵小花,为了争取一些阳光,不断的努力。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读懂了,我们不能做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敢于一人面对一切,遇到困难,迎刃而解。

《乌塔》的读后感6

  学了《乌塔》这篇课文后,心中充满了好奇。我甚至怀疑这是真的吗?乌塔不过是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啊,她就敢一个人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还离开祖国,出国旅行,不可思议。而且还是自己挣的路费,而且还是利用周末和假期就能挣到那么多钱,怎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呢?

  可事实就是,十四岁的乌塔已经去过很多国家了,可以说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小旅行家了,自己花三年时间做旅游攻略,自己制订安全保障措施,她的独立性让我羡慕的五体投地。

  我已经九岁了,还有五年我也十四岁了,到现在我从没自己去过学校以外的任何地方。到我十四岁的时候,敢自己去省城吗?真的不好说。

  我真想像乌塔学习,挣很多钱,然后自己想去哪就去哪,可是我去哪里挣钱呢?

《乌塔》的读后感7

  星期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乌塔》,这本书的主要资料是:小乌塔是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在很远的地方,对小乌塔毫不关心,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小乌塔很悲哀,于是她下定决心要独自一人去寻找自己的父母,自己要永远跟他们在一齐。

  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文中的小乌塔不正是和我一样的遭遇吗?我的父母也远在外地做生意,对我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过年回家说的话也是有数的,更别说是平时了,几乎是一面也见不上,电话也不打。当我看见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在他们的身边,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心里很不是味道,免不了几颗“金豆豆”会洒落。

  在外工作的大人们啊,从这天起,减少工作的应酬吧,工厂没有你一样会运转,但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你们的参与,却是一片空白。有人说,培养好一个孩子就是赚钱了,当一个孩子学坏是,你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刻,才能让它学好,这样你还是幸运的。最怕的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依然不能变好。

《乌塔》的读后感8

  《乌塔》一文讲的是,作者在罗马的旅馆里,认识了一个 14 岁的德国女孩儿——乌塔。乌塔告诉作者:“我趁着假期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自已用了三年的时间来设计日程、路线,并阅读了很多与国家有关的书籍,还用自己的劳动挣了旅费。”

  在我的眼中,乌塔是一个热爱生活,自主能力很强的孩子。

  在中国, 14 岁的年纪是什么概念?父母哪里会放心孩子独自一人出远门,孩子们还赖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呢!

  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德国的孩子就能自己出远门?这是德国的规定吗?不是的,因为我们总是认为电视和书本中见到的世界很完美,而乌塔说:“只有亲自到了意大利,它的美才打动了我!”

  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依赖父母,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乌塔》的读后感9

  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差别非常大!中国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外国的孩子七八岁就几乎可以当家了,你们看,差异真的是很大呀!

  课文《乌塔》里面,主人公“乌塔”是多么厉害呀!一个人独自游欧洲,而我们中国孩子连一个市都不能出去,一出去父母都给吓了半死。

  我的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外国的人一生下来就很辛苦,长大之后要自己养活自己,途中父母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就算死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孩子长大了之后也没有用了。直到他们有了一番事业,才肯给他们钱。

  我们不是一台死读书的机器,也不是温室中的花朵,更不是笼中的鸟儿!我们也要自由地飞翔,因为我们不是一只枝头的麻雀,我们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呀!

  父母,我也要自由,不然我的翅膀会退化,让我无法飞翔……

《乌塔》的读后感10

  一次物件读报时间里,朱老师给我们念了一篇文章——《乌塔》,听了这篇文章后,我的感触有很多。

  课文写的是一个14岁的女孩一人游欧洲,她独立自主而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快窒息的小鸟,我们是多么渴望能够在窗外的蓝天上自由的飞翔。家长爱我们,但那是溺爱。

  我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家院子里有一个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但因为在家里,她不整理房间,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别的小朋友沟通,家务事她也一概不管,她妈妈只让她学习,星期六、星期天她妈妈也不让她干家务,只让她上补习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书呆子。她去上大学,不会自己洗碗,不会自己叠被子,但别人都会,她就有了别人什么都会,而我却什么都不会的心理,她自己因为承爱不住压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想对所有宠溺孩子的爸爸妈妈说,你们应该培养我做一只雄鹰、一棵苍松,我要像乌塔学习,你们,要想乌塔的父母学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