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

  • 2021-02-03 15:02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

  孩子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方法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原创: 龚为国

  温馨提示:《儿童技能教养法》为家庭教育读书会第4本读物,本篇约9300字。笔者系芜湖市翟光军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笔者通过精细阅读,疑惑反思,将书中的理论实践于日常的教学中,初显成效,祝贺他!希望他继续努力,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改变孩子,改变自己!

  "好比是一个渡河的筏子,帮你渡到河的对岸,让你在那里重获创造力和乐趣……"真有这样的神奇吗?真的可以将无数在苦难的泥潭里挣扎的老师、家长和尤其是孩子解脱出来吗?对于如此"良药"我抱有极大的兴趣,而有多少"疗效"我又持有谨慎、有待观察的态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问题转化为能够学习的技能……"即"技能认定"."还要保证身边有很多人能够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我想,学校这样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是再好不过的基地了。起码,在对孩子的技能训练时能够得到足够多的积极反馈。在大家的积极反馈中让受训孩子及时得到认同,并为此让自己感到骄傲和产生向上的成就感,再继续向上努力不断提供动力。

  "解决孩子现存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把问题转变为技能。我的理解是:"问题"和"技能"是正反两面。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急于(或强调?)指出"问题"本身,而是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抛开反面,即问题本身,引导孩子运用那些"技能"往正面走,那些"技能"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一扇扇门,最终达到目的地,即消散了"问题".

  "要对这类大问题做‘技能认定’,先把它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再把这些小问题逐个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它说这是"简单的做法",我想应该是相对于"大问题"而言,这可能是儿童技能培养最难之处(这有待商榷。今天看了些后面内容,有了点新的认识,对自己这种判断产生了疑问。)

  刚进入技能法学习,认识理解粗浅,望翟老师和各位同仁指正,谢谢!

  今天学习的是从"商定要学习的技能"开始。

  回顾昨天所学内容,让我认识到自己以往对待那些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往往都是"问题",然后指出,再软硬兼施地纠正,孩子收效甚微,"屡教不改",再教再犯,如此往复,自己焦头烂额不说,师生关系、父子关系,总处于"对立"之势。初读此书,似恍然大悟,似又有诸多疑惑。

  今天上午就来个现炒现卖。针对本班三年级学生上课时总有一些学生坐立不安,交头接耳,还有一些学生喜欢插嘴,有的学生干脆慵懒地趴在桌面上无精打采状,我不急不躁地说:"同学们,请你们彼此看看对方。"然后同学们东张西望,再不解地看看老师,心里一定在想:老师今天怎么了?我微笑地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开始议论纷纷,孩子都是聪明的,多数说着班级纪律之类的话。我接着说:"你们觉得我们要学习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上课要认真听讲。""要遵守纪律"."不插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说的都对,我觉得你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上课要坐正,其次是聆听。希望今天能做到这两点,你们能不能做到?"孩子们纷纷表示可以。之后在课堂中孩子们的面貌有所改观,偶尔有个别同学"忘记"的,我再提醒他们"坐正"、"聆听".孩子们平时的"随意"收敛了许多,似乎自己的心情也随之舒展开来。

  聊偏了,再回到今天的读书上来,"商定要学习的技能"技巧1,跟同伴们一起练习就不用说了,今天已小试了牛刀。其他3项技巧里,"跟孩子协商"很有必要,第一,孩子是"当事人",对自己的了解最清楚;其次,这让孩子真切体会被尊重,特别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我们三年级学生。

  "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这是首先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动机,有了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出发点。

  "给技能起个名字"和"选择一个魔法宝贝"放在一起来看,是不是让孩子在学习时有某种精神寄托,实现某种角色互换,让精神上或情感上的某种东西蹦出来帮助自己去实现完成技能的学习呢?因为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

  自己许多问题没有弄明白,边走边看边学,有一点肯定,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回顾之前之学,当我们把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通过学习一个个"技能"来解决"问题".孩子抛来"问题",我们提供方法,换一种思路,给孩子撕去"标签"轻松地成长。当有了学习目标——技能,再建立学习动机,让孩子明白学会了技能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精神动力。

  而"招募支持者"就是在之前工作的铺垫下应运而生。"当孩子知道有那么多人关心他们,期待他们成功掌握技能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这个技能。"是的,我相信不仅是孩子,成人也是一样,他(她)实现某种目标,有周围亲近的人的期待和关心包围,让他(她)认识到,不是他(她)一个人孤单地在努力,而是伴着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起前进。

  而谁是"支持者"?同伴、兄弟姐妹、同学、父母,甚至已故的亲人朋友……而且,让孩子直接参与到支持者的招募工作中这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学会一项技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是一项巨大而持续的过程性工作。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帮助孩子重拾信心时,我们在告诉他行时,一定要说明充分理由,而不是简单敷衍(或者让他感觉在敷衍)这需要我们平时对孩子细致观察,用心陪伴,加深了解,发现那些生活中孩子表现出的点滴闪光点。理由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无厘头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谈话中,一定要传递给他(她),你对他(她)充满信心和期待。

  "策划庆祝的方式"给孩子学习技能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无形中告诉他(她)学习技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身边有那么多人关心他(她)的技能学习,爱护他(她),而他(她)正被爱包围。而对庆祝,是需要事先策划准备的,"这样就能利用孩子对庆祝会的期待来激励他学习技能,并坚持到底。"

  "一定要跟孩子探讨一下,拥有了这项技能将会怎样。"交谈中,先让他说说学会这项技能后会是怎样的,再把学会了技能后的那些行为表演出来。(表演时借机向他(她)传授必要的处理可能所遇到问题的方法)我想,孩子在这种看到结果的体验中(因为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孩子有过不太好的体验),适当指引下的这种"美好"体验,一定让他难已忘怀,并产生尽早完成技能的强烈愿望。

  先对所学作个梳理:1、学习了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孩子能学习的技能;2、跟孩子探讨并就要学习的技能达成约定;3、帮助孩子看到拥有该技能带给他和其他人的好处;4、启发孩子给技能起一个有个性的名字;5、让魔法宝贝给孩子学习技能时提供动力;6、孩子学习时需要支持者;7、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8、跟孩子一起策划完成技能后的庆祝活动;9、让孩子真正明白学会这项技能后会是怎样的。下面从"广而告之"开始:

  首先让孩子清楚地明白:"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技能。而且学习技能并不意味着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事实上,学习技能可以是一件让孩子引以为傲的事。"

  而"广而告之"是让大家知道了孩子在学习什么技能。一般情况下,公开度越高,得到的支持就越多。

  具体"公开到什么程度呢"是看情形而定,主要是根据孩子的这个"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并充分照顾到孩子感受的公开程度为易。如果孩子此问题人人皆知,那么让他们都该知道孩子在学习这个技能了。

  "如何广而告之",书中提供了"技能表"和"使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练习册".广而告知后,孩子在学习技能时,也会时刻得到别人的提醒的。

  学习技能,需要帮助孩子找到练习的方法,为了有效果,要保证练习有足够的频繁和持续性。演练是最好的办法。"当孩子自发地学习技能时,他们最常使用的练习方法是‘表现’、‘展示’或‘表演’。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心理,他们会让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什么人来看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做那些高难度的或者令他们自豪的事。""表演技能,并能得到大人的赞赏是帮助孩子学习技能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然,在选择练习的方法时,我们可以听听孩子有什么奇思妙想的方法。

  "孩子的技能练习需要足够频繁,时间也要够长,这样才能将技能固化下来,变成一个习惯,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练习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入手,然后慢慢根据孩子表现加大练习的难度,这样孩子在练习时,不会因为太难而产生畏惧心理,而影响孩子继续练习。

  "角色扮演"一般适合低年级孩子,中高年级孩子可以通过写"成功日记"或"成功日志",就是真实地记录每天他的行为有几次表现出了那个能力。

  为了让孩子能继续练习,练习的方式必须有趣且有回报。只要孩子练习有进步的迹象时,就要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和赞赏。比如,书中提到"三重赞美"、"透过传闻称赞",而且"称赞是一个团队活动",它可能来自家庭、学校、以及身边的人、亲近的人,把这些群体联合起来,组成的"团队",这样的称赞才会产生最好的效果。

  当"孩子忘记了他所试图掌握的技能,退回到旧有的行为模式里"时,我们需要给孩子以提醒。如何提醒?可以跟孩子一起谈论退步问题,当他(她)忘记技能时,他(她)希望别人如何反应。让孩子自己告诉我们如何提醒他(她),当我们用孩子建议的方式去提醒他们时,他们会更积极地配合我们去迎接挑战。因为他们自己要求的提醒方式,不会被看作批评,而是一种恳切地帮助。

  如果在班级,人太多,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醒。"孩子能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并能有尊严地克服自己的退步,他们迟早会掌握这个技能。"

  读到这里,算是把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全部读完,虽做了一些笔记,谈了自己的一点心得,但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这需要将它运用于实践中。

  1、把问题转变为技能;2、商定要学习的技能;3、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4、给技能起个名字;5、选择一个魔法宝贝;6、招募支持者;7、建立信心;8、策划庆祝的方式;9、为技能下个定义;10、广而告之;11、练习技能;12、提醒技能;13、庆祝成功;14、把技能教给别人;15、着手下一个技能。一边在记录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的同时,不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于的笔记任务,使之更"充实"一些,更是在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念,看自己还能回忆起多少来,能不能用一根细线将这每一颗颗"珍珠"给串起来,在脑子理清它们的脉络。显然,没有实践的支撑,总觉得有些空洞而无力。

  接下来,打算着手去运用其中的一两步去试试。比如之前在班级来个集体学习"坐正"、"聆听"的技能,几天之后了,起码有一部分在这两项技能上已经"毕业了",该给他们"庆祝成功"了。我想,我该郑重地在班级宣布(可以通过同学的意见选定人选)哪些同学已获得这两项技能,给他们评星(平时本班根据学生各项表现,一直实行评星机制),以此来"广而告之",真诚为他们"庆祝成功",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发光发热,去"把技能教给别人","这么做可以帮助巩固技能,降低‘退步’或者忘记所学技能的风险。而且在教授他人的时候,都会感到自己有用处和有价值。"也就是说,"把技能教给别人",既可以帮助孩子巩固技能,又可以让他们在把技能教授他人时体现自己的价值。接着,这些已获得技能的同学就可以"着手学习下一个技能"了。(当然,在下一个技能的学习,需要师生商定。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我们在选择并完成一项技能的学习时,"让剩下的那些技能排队等待。"这学期将要结束,我希望下一学期一开始,我能系统地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给孩子们进行技能训练。我有些迫不及待了,虽然心里有些惶恐无底,现在所做的有点像小打小闹。

  下面我想谈谈书中几个案例(细读案例时我跟着故事情节一起激动着、难过着、思索着……)

  1、鲍勃的案例。通过书中的简要描述,虽然有些轻描淡写,还是能觉察到这个孩子有多么顽劣,绝对算是让老师头疼真正的"问题学生",学校试图开除他,不只一次,即使在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过程中也是。虽然他的"事迹"让他很难在班级在学生中立足,但是,学校显然没有放弃他。

  这个案例的结果是孩子鲍勃的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上来,真正关心孩子时,才发生了转机。这就是一个"问题家长"正在改过自新。鲍勃的成长,让我想到很多,在我们身边,校园里,也有许多有着这样那样"问题"的鲍勃,鲍勃们正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却无力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像一些不协调的音符孤单地存在于校园大合唱之中。也像一排排笔直充满生机的树苗中,总有那么几棵弯曲了的无精打采的小树,耷拉着,安静地继续弯曲下去。

  2、连恩学会了遵守上课的纪律。当连恩在感谢那些帮助过她的人时,如此幸福满满,帮助过她的人也感到自豪无比。我在阅读时也被那种美好的氛围感染着,感动着。

  3、美国记者鲍勃·华莱士俏皮地讲述着如何成功地看管三个孩子,如何让大一点的孩子看管两个"小魔头"的,被他的成功经验所折服,也因他的风趣幽默而发笑。我不禁也在想,"学校是不是一个‘设计错误’呢?"

  不知不觉,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已经读完。正如老师每天告知我们的学习单上,总会提到的"读书贵在坚持,读书贵在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方见成效!"

  我心里清楚,作为老师,施教者,更需要把所学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践出真知".并且通过"练习技能",反复练习,方见成效。

  如果把自己当成一名有"问题"的人,正通过《儿童技能教养法》这种技能来治疗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会给《儿童技能教养法》起个名字叫"钥匙",而翟老师和工作室各种同仁就是我的"支持者",为自己的思想转变"建立信心",再经过反复"练习技能",提醒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合理准确运用,"把技能教给别人",去影响家人、学生、家长和周边人,其价值是无限的,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我们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上周提到,在班级让孩子们集体学习"坐正"、"聆听"技能,今天在一节课开始时,我特意准备了一些用于"庆祝"的鼓励星一同带进班级。

  "同学们,上周老师提的‘坐正’、‘聆听’技能,认为自己完成的,请举手!"抬头环视全班,零星有几个举手的后又悄悄放下了。有些出手我的意料,一贯"积极""热闹"的教室变得如此安静。

  "老师是说,这段时间,基本上做到‘坐正’、‘聆听’技能的,偶尔几次做得不够好的,也算。"大家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你,还是少了举手的勇气。想想自己准备好的那些鼓励星派不上用场了。

  "那么,你认为哪些同学已经完成了或基本完成了(见没人举手,我有些心有余悸了,场面太冷了)这两项技能呢,请举手!"开始落落续续有人发言,我要求说明推荐原因。最终评出了四位同学完成技能的学习。于是,顺水推舟,我开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高兴地给他们发放鼓励星,并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之后再请这四位同学上讲台分享"你是怎么做到的",总结出"腰杆挺直,眼睛平视黑板","上课别人找你说话不理睬",还表示做到这两项技能很容易,学这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之类的好处。最后我再作小结,表明这学期剩下的几周内,我们继续学习"坐正"、"聆听"两项技能,给那些完成技能的学生发放一整版的鼓励星(平时发放都是从整版的星里一个个零散的发放,我注意到,当我给这四位同学发放都是一整版的鼓励星时,那些羡慕的眼光"垂涎三尺"呀,嘿嘿)

  "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解决问题",我阅读了"坏习惯"、"攻击行为"、"抑郁、失落和悲伤"、"恐惧和噩梦"、"行为举止问题"、"强迫性行为"这几块内容。

  "坏习惯",我自己的坏习惯有一种是坐那容易习惯性抖腿,平时可能觉得这无伤大雅,就没去克制,在有些场合觉得不太合适,我会让两条腿换一种摆放姿势就很容易制止"抖腿"的发生。针对性孩子们的坏习惯大多数我想应该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不医而愈",顽固型坏习惯需要他们"学着觉察那些坏习惯出现的时机和次数。只有当孩子开始能够觉察到自己正在‘做’的时候,才有可能用另外的行为取代坏习惯".

  "攻击行为"通常用到手、脚,有时也可以把嘴算上。我对斯蒂芬的案例很感兴趣。之前一系列的工作铺垫,从专门召开会议,请斯蒂芬本人参加,跟他交谈,发现他的长处、优点到展示出来,再上正题,征求本人意见如何学着控制自己不打人(看得出西方发达国家对孩子成长的用心),他的回答是"把两只手交叉背在后背",我想,是的,打人用手的.,只要将两只手背在后背就避免了打人的发生。他的两只手不就像是他攻击别人的"武器"吗,有时我们只要藏好武器就行。在他激动时藏好它;在他生气时藏好它;在他受到攻击时更要藏好它……我想他能做到这点,他的不打人的技能就学会了,是吧,就这么简单。真是太简单了!省了多少口水、大道理呢。

  马克的案例就复杂的多,他的问题超过一般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但你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马克理顺所要学习的技能,一步步去练习,一年年去做,相信马克,就会有奇迹发生。

  "抑郁、失落和悲伤",莱瑞是个十二岁男孩,一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一个因此患有抑郁症的男孩,这位令人尊敬的治疗师建议他们重拾那些妈妈在世时一起喜欢做的事,那些旧日的爱好,为此制订计划,让他和爸爸的生活回到正轨。

  "恐惧和噩梦"就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时候,你要鼓励孩子去熟悉他们所害怕的东西。"五岁的山姆怕狗,他的父母直接抱一只狗宝宝回家饲养,这在培养孩子面对"恐惧"锻炼勇气。噩梦缠身的阿里学着把那个噩梦转编成一个美梦的技能,给它起名字,找魔法宝贝和支持者,再把他的噩梦在大家面前表演出来,当然,表演出的故事结局是与梦中相反的,是美好的。表演,相当于对噩梦的体验,在体验中慢慢树立面对噩梦的勇气,勇敢地战胜了噩梦。

  "行为举止问题"又叫缺乏社交技能,"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孩子们需要学习跟其他孩子或大人一起玩耍和互动时,在行为举止上面做一些改善。"超级活跃的安德鲁的"冷静者"技能,当他学着"冷静"对待别人时,自然受到别人的欢迎,由此直接刺激他完成技能的强烈愿望,最终现实完成技能的学习。

  "强迫性行为"或者叫强迫症(?)。十二岁的晶的"别傻了"技能,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来练习。不管别人怎么说怎样荒诞的话,她要对所说的那些想法回应:"别傻了!"并做出不屑的表情,表明她根本就不会理睬别人的阴险预测。慢慢培养她学着"忽略",学会"不理睬".还有杞人忧天的汤姆的"憨豆先生"技能……面对这些特殊孩子,可怜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周围人的关心和爱,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永不放弃,把他们从困扰中拉出来,微笑面对他们,把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小心地放进他们的衣袋里。

  读完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之后,进入到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的阅读,前面阅读了"坏习惯"、"攻击行为"、"抑郁、失落和悲伤"、"恐惧和噩梦"、"行为举止问题"、"强迫性行为".

  现在继续阅读了"恃强凌弱"、"随意便溺"、"夏令营恐惧"、"耍性子"、"纵火"、"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以及后面的"小结"、"感谢"和"工具箱".

  "恃强凌弱"孩子中间很常见,我们通常采用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来解决问题,而种种原因,这种方法并不奏效时,我们挡得住一些孩子的"攻击",但我们挡不住他成长过程中来自各种环境对他的有意无意的"攻击"和"伤害",我们只能运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帮助受凌辱的孩子变得更有应对能力。

  有唇腭裂的罗恩常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欺凌,以至于他长期把自己关在家里,足不出户。如何让他内心强大起来,治疗师总是有办法的。首先,让他出门记录下那些欺辱他的话、事情,下次见面时给治疗师看,并为此发明了一种方法,让罗恩想象着自己穿着看不见的盔甲,就像罗恩知道的计算机游戏里的英雄一样"全副武装",然后,治疗师把那些攻击欺凌过他的话,大声地继续"攻击"他,欺辱他的事一遍遍做,而罗恩在"盔甲"的帮助下很快学会用幽默的方式来应付那些难听的话和不能接受的事了。有了"不理会他人羞辱"的能力之后,生活开始正常了。

  "随意便溺",对于有随意便溺的孩子,除了一些有生理问题的孩子,我们只要让他学会及时上厕所的技能。吉维卡就有这样的困扰,治疗师首先介绍技能法的相关步骤,强调学会这一技能的好处,以及他身上诸多优点和大家对他充满信心,都是为了大大增强他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

  "夏令营恐惧",像一种从众恐惧,看了后面的事例,首先让我想到"以讹传讹"一词,从一个抽烟的男人传来后来成了抽烟的白发魔怪,让一群人都害怕起来,叫"厕所歇斯底里症".既然"魔怪"已诞生,如何把它从孩子们的心里赶走呢?充分强化了技能法里魔法宝贝的"护身符"功能,老师真会玩,带着孩子们演了一出大戏,"剪红线"、演讲动员、做"贴身保镖"、使用"木头勺子"、"敲马桶盖"、做陷阱,孩子有从众心理,一个人尝试去做了,跟着都有勇气去试,他们"战胜了厕所怪物",孩子们也找回了勇气。

  "耍性子"这好像大多数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无法控制的发脾气的经历。六岁的亚历山大需要学习为事情付出努力,同时温和而友善地对待其他孩子。运用技能法,他便有了"超级马力欧"和"蜘蛛侠"的魔法宝贝,而具体练习的是每天晚上花十分钟去做一个比较需要花一些功夫的功课。可以求助,做之前闭上眼睛对自己重复三遍"我很棒!"同时运用角色扮演游戏来学习另一个"夏洛特"的技能。只要孩子非常愿意,可以同时学习两个技能。

  "纵火"的丹,治疗师让本来父子不太融洽的他的父亲承担教练的角色,教丹用火技巧,如何点木炭,如何在室外点燃、熄灭篝火,如何使用灭火器等,很快丹对火的了解和掌控超过同龄人,而且父子关系也融洽起来,正如一句话所说:"孩子的成长需要家人的陪伴。"

  "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一般表现症状为:1、不停活动;2、不停地打扰别人;3、没有耐心;4、容易分心。那么要学会的技能便是:1、学会安静地坐着;2、学会请求讲话的机会;3、学会耐心等待事情的发生;4、学会专心做事,即使身边有干扰。也就是说把那些症状转化成一个个学习技能就行了,当然一种症状可能会需要更多个技能的学习才能有所改变,那么凡事急不得,一定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行。

  "小结"是对整本书的内容归纳整理:儿童技能教养法是一套基于焦点解决的教学工具。"焦点"一词很有意思,或者叫关注点,大家都注意到的孩子身上表现出的既影响自己又辐射到他人的不合群的行为表现。不知道是不是能这么定义。我们可以运用技能法来规范这些行为表现。首先,要确定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或者能力,跟孩子商定他需要学习这个技能,真正明白拥有这个技能意味着什么,以及带来的诸多好处,跟孩子一起策划掌握技能后如何庆祝,给孩子充分地学习动力,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找魔法宝贝和支持者为自己打气,支持者们要给他充分的信任,接着通过有趣的演练,对他点滴进步以鼓励,激励他反复操练,周围人要时刻关注和提醒,完成技能学习后为他庆祝,让他感谢支持和帮助过他成长的人,再把学到的技能传授给其他人,最后就可以学习新的技能了。

  运用技能法去解决一些问题时,我们如何看待孩子身上的问题非常重要,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了解到"问题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只要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这些问题就能克服。作为教育者,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这是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的前提,改变我们一贯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调整思维角度,另辟蹊径,到调整思考的方向,找一条适合孩子可能弯曲的、可能幽静的、但一定是鸟语花香的小路穿过,带着孩子到达目的地。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门故事

推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