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蜀僧濬弹琴》读后感
- 2021-02-03 13:59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听蜀僧濬弹琴》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听蜀僧濬弹琴》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听蜀僧濬弹琴》读后感1忙于工作,很少看一些名著,加自己对西方文化背景了解肤浅的缘由,对外国作品总是敬而远之,偶尔拿来以充“门面”,事后都不了了之。可面对《老人与海》时,我的眼睛一亮,仿佛被唤醒了什么。
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平时遇到一点小困难,我们都叫苦连天。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服,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一句话,把我深深地折服了。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句话表现着一种尊严和生命努力争取的本能。当故事结尾老人带着那副空骨架回到小镇,大家都为他欢呼,视他为英雄。因为真正的胜利,不在于赢得多少收获,而是不畏艰险、不肯轻易屈服的精神以及为它拼搏的过程。
当我读到这本书的结尾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作者海明威最终为什么没有让老人胜利呢?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终于明白了。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但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去看待它。承认了这个缺陷之后,是努力去战胜它还是去屈从它呢?当你努力去战胜它之后,不管结果怎样,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因为他没有向大海,向马林鱼,向鲨鱼妥协和投降。虽然老人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马林鱼,输给了鲨鱼,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人是最终的胜利者。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人生自古无直路”,可见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也是一门学问。现实中,考试落榜,工作受困,疾病缠身,有权者的压制打击,无权者的中伤嘲讽,每个人都会遭遇难题。但即使身处山穷水尽集中,也不要灰心,因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听蜀僧濬弹琴》读后感2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唐 李白
“绿绮”是汉代司马相如的琴,而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峨眉峰”是李白家乡四川省的独特景点,而峨眉山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因而首联两句既强调了僧人与自己同为老乡,又强调了僧人的来历不凡与修为之高。作者遇到了一位远自峨眉山而来背着珍贵的名琴的同乡高僧,他们当时在安徽省宣城敬亭山相遇,内心的激动不言自明。
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此情此景,这位高僧必然得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为作者弹奏一首,令作者没想到的是这名高僧的琴艺非常高超,仅仅是“一挥手”,就让作者有听“万壑松”之感。让作者的心被流水洗涤,馀音缭绕应和着秋天霜钟。
这里“流水”和“馀响入霜钟”也分别隐喻着“高山流水”和“余音绕梁”的典故,依旧是反映着作者与高僧情感共鸣之强与高僧琴艺之高超。最后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傍晚,秋云暗淡布满天空,让人长舒一口气。看来是琴声的美妙让作者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与被誉为“摹写声音之至文”的白韩李三诗有明显不同。作者除“万壑松”外,并没有描写任何琴音的内容,更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感受以及时间的流逝来从侧面反映出琴音的优美。因而,虽说是听蜀僧濬弹琴,但我认为其中更凸显出李白的个性。美妙的琴声带给我们的感受应是柔顺的,但我总感觉有一丝豪爽。就如同寒冬腊月,一位刚进酒馆的大汉连干三大碗烈酒又长长打了一个响嗝之后的安逸与舒适,作者一听弹琴,琴音就犹“万壑松”般、狂风骤雨般地袭来,蓦然间回首已是傍晚,又是一种观棋烂柯的感觉。三言两语间,尽显无限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