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不重》读后感
- 2021-02-03 13:27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重疾不重》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疾不重》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疾不重》读后感1几天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重疾不重》这本书。书是纸质版的,读起来比电子版的感觉好太多,是我的团队长立香在疫情期间专门开车给我送过来的。
读完这本书,对重疾和重疾保险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对自己从事的保险事业也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丁云生,出生于医生世家,曾作为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有过上千例以上心脏外科手术的经历。27岁,为了寻找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和更激动人心的挑战,他瞒着家人,一头扎进保险业,曾创下“连续100天每天一张重疾险”保单的销售记录。20xx年,他又放弃已经成型的团队,稳定的保险客户,从销售一线转换到后台,去从事再保险业务,去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保险销售的双重经验,去开发一些让客户更好接受,让业务伙伴更好销售的健康险产品。
1、我身体这么健康,是不会得病的
作者在开篇写道:“这是我大学时候的一张照片,每次培训课上都会拿出来,很多人觉得我一定是一个很自恋的人。事实上之所以放这张照片,首先是可以让我更加自信一点,由于现在的形象和过去差距很大,让我可以回味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第二点是想说明人是会老的,头发会掉,身体机能会衰退,不管现在多么强壮和健康,疾病的风险是不可能逃避的,所以我们需要健康险来为自己做保障。当然白天不懂夜的黑,人年轻健康时是无法想象自己年老体弱时的场景。”
对这个话我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我爸经常说,“年轻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得这个病,会受这样的罪……”我爸10年前被确诊尿毒症,后来每周要去医院透析,每次4个多小时,很粗的针扎进我爸的手臂,把身体里的血都抽出来在透析机过一遍再回身体。因为频繁扎针,皮肤都萎缩了,过一段时间就得换个地方扎。
因为空气污染、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原因,罹患重疾的人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从平安人寿理赔报告可以看到,20xx年重疾理赔占比最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41-50岁,而2017-20xx年,31-40岁的人群重疾赔付占比逐年升高。
2、重疾险的出现是为了挽救家庭的经济生命
重大疾病保险的创始人:南非的心脏外科医生伯纳德博士(DR.MariusBarnard)与他的患者。正式由于这个患者不幸的遭遇,让伯纳德博士的内心受到很大触动,认识到医学挽救得了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挽救不了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
许多家庭承担了大量的债务而无力偿还,最终因为沉重的医疗费用生不如死;侥幸维系的家庭,也无法维持以往的生活品质,陷入贫困。罹患重疾的病人,即使康复后,在社会上竞争力也大大下降,很难保有之前的工作岗位和收入,而且,由于精神及生活上巨大的压力、焦虑,他们又会旧病复发,且无力治愈。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患者确诊后获得了治疗,活了下来,可是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
在他的倡导下,1983年,全世界第一张重大疾病保险诞生了。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出现,大大解决了病人因疾病的来临而失去重获新生的信心。
伯纳德博士说,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想好好的活着。
3、重疾险的意义
作者提到,有朋友问他什么是保险,他说,保险是生活的尊严。作为30-40岁左右的我们,大多数可能在为自己刚刚稳定的家庭“添砖加瓦”,更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
一个人的幸福生活不是看50岁以前是否潇洒安逸,而是50岁以后是否衣食无忧,是否有生活的尊严。
如何保证自己在将来有尊严,那就要看我们如何能保证自己的口袋在50岁以后依然鼓鼓囊囊,也就是怎么能让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不因为一场风险、一场疾病或者一些自己不能把握的事情而付之东流。保险不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只能保证我们的生活在风险发生时不改变。
90%以上的人除了意外事件,都会在病床上离开,所以医疗险和重疾险是为自己提供保障的根本。
4、重疾险要买多少保额?
购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一旦罹患重疾,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医药费,更多的是来自于工作的收入损失。这就是重疾险的本质,重疾险等于工作收入损失险。
世界卫生组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医学水平时就是依据5年生存率来衡量,即看患者在患病5年后还生存的比例。因为患者在患病5年后,如果还活着的话,医学上一般认为他的生存几率与常人无二。
如果一个人患上重疾,我们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5年内,可以安心地去治疗、去养身体,而不用担心收入问题,不用上班,不用担心房贷、车贷、小孩子的抚养、老人的赡养及自己的生活品质,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赔付即能够和平时工作一样,这样相对能够更容易挺过5年。另外,不用担心收入的患者,身体更容易恢复,5年后可以再去找工作。但是因为与社会脱节的5年时间,身体、心理、技术、专业及人脉关系等与同时期的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此时的工作收入,与当年一起打拼的人现在的收入相比,会有很大的出入。
1991年,周润发和张国荣有一部电影叫《纵横四海》,里面的周润发在和人打斗时伤了双腿,只能坐在轮椅上,于是他家里的所有生活工具全部经过改装,比正常的高度要低一些。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重疾之后带来的间接的费用开支。
所以,一个人得重大疾病之后,他的损失,其实是远远超出之前的5倍的收入,所以至少要买到收入5倍的保额。
《重疾不重》读后感2转眼间一学期过去,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又涌上心头。在担任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对社会,家庭,环境的了解更深,要想当好这个班主任还真是不容易。本班孩子各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文静,有的活泼,有的见解独到,有的知识丰富,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心胸宽广,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关心他人……
为了当好班主任,为了能和学生融洽地生活,学习在一起,我认真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
一、充分利用宣传阵地
板报是宣传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我把板报交给学生,组织一批有能力并喜欢宣传工作的学生,教会他们发扬各自长处,合理安排布局,把板报办好。
原先我们把晨会课当作是老师的训导课,学生接受教导,然后做好一天的准备。现在,我们知道,一味地说教并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我常常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说开去,让他们自己分析对与错,自己解决出现的矛盾。更多的时候,我利用晨会要求学生讲英雄的故事,讲具有传统美德的历史人物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尊师守纪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怎样尊师见到老师问好,当然不错。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尊师观念,如:上课积极发言,开动脑筋;作业认真完成,不懂就问;格式正确,布局设计合理;关心班级卫生,爱护身边的财物等,这里包括了各方面的好习惯的培养。
守纪也不是仅限于坐端正,而是能紧跟着上课的节奏,思路清晰,及时回答问题。我还喜欢学生插嘴,在适当的时候插嘴也能收到预期效果。
不随地丢东西,走楼梯注意文明,不大声喧哗,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这一些我都认为是尊师守纪的表现。
三、发挥小助手的能力
在我的班里,小助手特别多,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帮助班级,帮助老师的能力,于是各尽所能,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做好一份为他人带来方便,为班级带来荣誉的事.班级凝聚力也因此更强了。
如果,我有事不在学校,课代表就会组织同学学习,布置作业,有时还能批改其中的一部分。使学习井然有序,每次班里出现不良现象,班干部能主动调查,开会商讨,提出解决的办法。自己管理自己,发挥能力是我们六年级的班风。在这些小干部们的管理下,我们的纪律较开学初有所好转,早读的纪律也逐渐开始变好,但情况还不容乐观,需要今后继续继续努力。
六年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强了,如果什么都为他们准备好,什么都安排好的话,孩子们会失去原有的好奇,失去激情和探索精神。因此,只有放开手脚,他们才会进取,才会创新。
四、真心地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每个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当这颗心得到关怀和呵护地时候,他会加倍地回报你。学生是稚嫩的花朵,他们的心又是那么多脆弱,它更需要我们精心地呵护。下课的时候,我经常和班上的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我真心地去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小红的父亲去世了,他表面上非常的坚强,但我也发现他经常神情恍惚,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让勇敢地面对现实。小强一连几次犯了严重的错误,
他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仍然有抵触情绪,我一方面与家长沟通,一方面多次找他谈话,分析他犯错的原因,和他一起制定改正的计划。
本学期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我知道我所做到这些根本无法与在座的班主任相提并论。另外,我对学生的关心是微不足道的,我知道自己的一次两次努力效果或许并不明显。但我认为,我们所从事的就是育人的事业,我们就要通过千百次的努力去让坚冰融化,通过千百次的努力去拨开学生眼前的层层迷雾。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能做得很好,但我一定要做得尽心尽力,一定要做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那帮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