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谁把谁埋葬

  “如果你不是一只鸡,那就不要和那些鸡们抢虫子吃。你是抢不过他们的,因为你本就不是一只鸡。”刘兴奇,你的语言总是显得那么犀利,虽然不怎么好听,但是这背后却隐藏了多少我们都不能不承认的事实?

  《大学生的坟》说出了多少大学生的心里话:失败,自卑,无知,迷茫,颓废,就像我!或许每个大学生在踏入大学之门之前对大学都充满了不一样的憧憬,自由,美好。而后却被事实打击了,因为我们的思想,精神信仰,未来的竞争力等都在安逸的环境下进入了坟墓。

  大学的两座山:自卑,胆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于是迷茫。像狙一样活着的人,要么没理想,胸无大志,没有激情,没有毅力。

  流泪的青春:

  从大一时候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我们没有了学习的方向,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了生活的追求。只是上了大二才开始有点学习的激情,而这激情却是为英语四六级奋斗的。从大二到大四,有多少人都在为四六级奋斗?孜孜不倦!“大学要做的事何其多!大学要提高的能力何其多!为什么本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涯,到了我们这就只剩下四六级和考研了?”“四六级过了有鸟用!凭它做老师吗?不够。凭它做翻译吗?不够!”“中国大学生都在学英语,但说实话,大部分人将来的工作跟英语都没多大关系的,工作许多年后英语都废了。简而言之,就是这么多年的时间和精力白费了。”“没学英语怕上西天,学了英语命丧黄泉!”

  刘兴奇,你用极其精辟犀利的语言抨击四六级,抨击它浪费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抨击它伤害了我们幼稚单纯的心灵,抨击它迷失了我们的方向。你以我们大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用过来人的立场来分析现状,引起了我们多少人的共鸣。可是,毕竟你也改变不了中国现状。四六级不仅仅是一张证书,也是不少单位招聘人才的要求之一,即使其单位并没有太大范围要用到英语,这,只是一个人在大学里勤奋和学习态度端正的凭证。你改变不了所有中国人的思想,你改变不了中国教育政策。

  虽说大学四六级不通过依旧可以顺利毕业,但在中国现状和思想下,四六级不过对一个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缺陷,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学,在某些人看来。于是几乎所有人都把去图书馆,去参加活动,去听讲座,去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都奉献给四六级了。于是,我们受伤了,却依然流着泪埋头做题。

  三好学生:

  对学校来说,只要听话,不闹事,好管理,不逃课,背读书,你就是好学生。而对社会来说,企业要的不是你听课,背书,抄笔记,然后准时上下班,而是要一个独立勇敢,有胆识,会创新,更能创造价值的好员工。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按照学校的标准要求自己,但事实上这是很无知的。我们在校大学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大一,一种是大二,还有一种就是大三。大一的新生往往比较积极,什么社团活动都参加,什么讲座都去听,什么课都去上。大二的人偶尔还会参加一些活动,偶尔听一下讲座,偶尔还上课,大三的人基本上就不会干这种“参加活动”“听讲座”“上课”之类幼稚的事情了。如果偶尔有人干了,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你脑袋进水了,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么“不成熟”。大四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少数考研的人还在学习,基本上看不到大四学生的影子了。老师在上面讲课,下面的同学总挑中后的座位,上课玩手机,看课外书,这是一个老师和学生相互忽悠的年代,唉!

  我们现在已经大四了,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了很多思考,人生,工作,生活!什么是必需,什么是选择,什么可以弃之,我想,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去为自己考虑,时间,很短,大学,很短。有人说,大学没有翘过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为什么?因为不是每个老师的课程都有激情有魅力,因为我们不会对每一门课程都感兴趣,因为我们不是每天都青春活力,我们有自己的爱好,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大四的我们,或许,我们已经开始在外奋斗了,或许我们还会去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只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

  脑残?腿残?

  很多人习惯了群居生活,包括我。去上课,总要等上几个人才一起走;去自习,也喜欢找上一两个人,然后,去厕所都要手拉手,像个小学生一样,如果让他们摆脱群居去独处,不知道会怎样?不过现在我已经改变了许多,慢慢的喜欢上一个人了。一个人起床,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其实是因为一个人更节省等待的时间,节约聊天时间。我之所以还没完全脑残,是因为我还在奋斗,为破天荒的六级而努力。不管是否太死,还是希望能够在考场上有所材料写。

  “失败的人都是别人给自己放假,未来是属于野草们的。”

  很多人喜欢窝在教室或寝室而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不喜欢各种比赛,也不喜欢听讲座,不管校内校外,不管收费免费。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某一次商店服装,为超市打折而眉开眼笑,为每一次水果涨价而絮絮叨叨,为食堂饭菜难吃而怨声载道,为某次游戏的输赢而捶胸顿足,渐沦为一个琐屑而愚昧的井底之蛙。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