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 

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 

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年,秦国连续三次進攻魏国,占去魏国许多土地。公元前274年,秦国又向魏国出兵。魏国有许多人给打怕了,不敢抵抗。大将段干子建议魏王将南阳的地方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谋士苏代反对,说:“割地求和很危险啊!魏国的地不割完,秦国的野心就不会灭。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比拿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抱薪救火),柴草不用尽,火是不会灭的。”魏王不听,将南阳割给了秦国。 

秦国得了南阳,并不收手,在以后的三四十年,仍不断夺取魏地,魏国越来越弱小,在公元225年,终于被秦国灭了。 

“抱薪救火”是形容用错误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出自《史记•魏世家》) 


    抱薪救火的意思是: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